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51
作者
覃锋
刘建明
曾庆栋
张瑞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Sr-Nd同位素; 铅同位素; 铼-锇同位素; 幔源流体; 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距北部的西拉木伦河大断裂仅25 km。对小东沟岩体进行了Sr-Nd同位素和铅同位素分析,87Sr/86Sr(t)为0.705 0~0.705 5,εNd(t)为-2.4-2.8;对主要钼矿体的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8.1±2.8)M a,表明小东沟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岩成矿物质具有不同来源,成岩物质来自俯冲洋壳衍生的新生地壳物质,而成矿物质来自地幔分异的产物(流体),属于壳源岩浆+幔源流体的组合。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对小东沟斑岩型钼矿的成因做出如下解释:在早白垩世,大兴安岭开始隆升,岩石圈拆沉,软流圈(层)物质上涌、基性岩浆的底侵以及地幔流体的加入,引起下地壳岩石的熔融,随后更多的地幔含矿流体进入到岩浆房。岩浆携带来自地幔的含矿流体,沿着区域性的EW、NE向深大断裂上侵定位,并在此过程中演化形成富硅、富钾质的花岗岩,最后沿近NS向的断裂侵位到二叠纪地层中,沉淀形成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聂凤军
    张万益
    杜安道
    江思宏
    刘妍
    [J]. 地质学报, 2007, (07) : 898 - 905
  • [2] 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理论分析与野外证据
    罗照华
    莫宣学
    卢欣祥
    陈必河
    柯珊
    侯增谦
    江万
    [J]. 地学前缘, 2007, (03) : 165 - 183
  • [3] 古生代与三叠纪中国各陆块在全球古大陆再造中的位置与运动学特征
    万天丰
    朱鸿
    [J]. 现代地质, 2007, (01) : 1 - 13
  • [4] 中生代大兴安岭的隆起——一种可能的陆内造山机制
    邵济安
    张履桥
    肖庆辉
    李晓波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789 - 794
  • [5] 内蒙古小东沟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吕增尧
    赵英福
    [J]. 矿产与地质, 2004, (03) : 256 - 259
  • [6]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289 - 299
  • [7] Carius管溶样-负离子热表面电离质谱准确测定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地质年龄
    杜安道
    赵敦敏
    王淑贤
    孙德忠
    刘敦一
    [J]. 岩矿测试, 2001, (04) : 247 - 252
  • [8]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周新华
    张国辉
    杨进辉
    陈文寄
    孙敏
    [J]. 地球化学, 2001, (01) : 10 - 23
  • [9] 兴蒙造山带正ε(Nd,t)值花岗岩的成因和大陆地壳生长
    洪大卫
    王式
    谢锡林
    张季生
    [J]. 地学前缘, 2000, (02) : 441 - 456
  • [10] 软碰撞、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作用
    任纪舜
    牛宝贵
    刘志刚
    [J]. 地学前缘, 1999, (03) : 85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