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栽培模式下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11
作者
刘文国 [1 ]
张建昌 [1 ]
曹卫贤 [1 ]
党占平 [1 ]
强秦 [1 ]
高亚军 [2 ]
李生秀 [2 ]
机构
[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栽培模式; 小麦; 土壤水分; 动态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旱地小麦采用不同栽培模式,通过对各生育阶段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垄沟栽培、平覆膜、覆草、常规4种模式处理,全生育期各层土壤水分均呈降低趋势,尤以0~80 cm土层水分变化最为明显,降低幅度最大;4种栽培模式主要影响小麦生长前期0~80 cm土层水分变化,其中垄沟栽培和覆草栽培贮水效果明显高于平覆膜和常规栽培;小麦生长后期各种栽培模式难以控制上层土壤水分的大量损失,而各种模式在全生育期均对120 cm以下土层水分影响不明显。120 cm以下土层水分贮量在生育后期明显高于上层土壤水分。因此,进一步研究如何控制小麦生长后期上层土壤水分损失和怎样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在旱原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旱地小麦不同栽培条件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高亚军
    李云
    李生秀
    强秦
    曹卫贤
    刘文国
    张建昌
    党占平
    刘金海
    [J]. 生态学报, 2005, (11) : 109 - 118
  • [2] 半干旱区小麦玉米雨水高效利用技术模式
    牛建彪
    [J].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05) : 22 - 23
  • [3] 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小麦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林雁冰
    薛泉宏
    刘海斌
    陈德育
    [J].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02) : 38 - 43
  • [4] 浅山干旱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潘连公
    [J]. 耕作与栽培, 2002, (05) : 17 - 18+30
  • [5] 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附视频
    张美英
    吴美荣
    晋宗道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3) : 33 - 38
  • [6] 旱作小麦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韩思明
    李岗
    王虎全
    [J]. 耕作与栽培, 2000, (06) : 35 - 37
  • [7] 不同栽培条件下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许振柱,于振文,董庆裕,余松烈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 (03) : 20 - 24+30
  • [8]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