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护性耕作对后茬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彭建 [1 ]
卢建文 [2 ]
王丹英 [1 ]
徐春梅 [1 ]
韩博 [1 ]
陶龙兴 [1 ]
章秀福 [1 ]
符冠富 [1 ]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2] 重庆市垫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水稻; 冬季保护性耕作; 产量; 品质; 生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计了5种冬春季稻田种植模式,即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处理(T1)、免耕直播黑麦草处理(T2)、免耕直播油菜处理(T3)、免耕直播燕麦草处理(T4)以及空闲对照(CK),以杂交组合国稻6号为供试材料。结果表明:T1、T2和T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6.05%、13.20%和12.85%;在品质上,T1、T2和T3处理的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低于对照。T1、T2和T3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良好作用在于这3种处理较好地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①T1、T2和T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比叶重均明显高于对照;②相对于对照,T1、T2和T3处理的水稻根系活力较高、灌浆中后期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有效延缓了叶片衰老,并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952 / 9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土壤酶活性与水稻成熟期叶片衰老和籽粒产量之间的关系 [J].
符冠富 ;
王丹英 ;
徐春梅 ;
彭建 ;
韩博 ;
陶龙兴 ;
章秀福 .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1) :43-50
[2]   太湖地区稻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土壤肥力的变化 [J].
陈留根 ;
张宝生 ;
庄恒扬 ;
薛新红 .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06) :826-832
[3]   水稻剑叶光合性状的QTL分析 [J].
张强 ;
王春明 ;
翟虎渠 ;
万建民 .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02) :114-122
[4]   不同环境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J].
李余生 ;
汤国辉 ;
管荣展 ;
王才林 ;
张红生 .
江苏农业学报, 2007, (06) :509-515
[5]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J].
刘世平 ;
聂新涛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1) :71-76
[6]   不同栽培条件下大豆主要叶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杜吉到 ;
郑殿峰 ;
梁喜龙 ;
丁希武 ;
冯乃杰 ;
张玉先 ;
张晓艳 ;
王佳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8) :183-186
[7]   肥水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J].
黄元财 ;
王术 ;
吴晓冬 ;
王祥九 ;
刘向英 ;
王德伟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346-349
[8]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J].
高明 ;
张磊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4) :343-348+354
[9]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梁爱珍 ;
齐晓宁 ;
王洋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02) :335-340
[10]   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大豆源库调节效应的研究 [J].
刘建国 ;
帕尼古丽 ;
董志新 ;
黄瑛 ;
张继生 ;
朱新在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25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