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实践智慧:创客教育的本质目标与实施策略探析

被引:23
作者
郑燕林 [1 ]
李卢一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创客教育; 实践智慧; 基于创造的学习; 创客项目;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7.02.004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实践智慧生成于且作用于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类在具体实践情境中体现出来的向善的、合乎理性的、求真的实践品质。在实践智慧视角下,创客教育情境下的创造实践是实践主体基于向善的实践目的、明智的实践规划、主动的参与投入的生存性实践。创造实践虽然常常包括制作环节,但并不拘泥于此。由此,创客教育本质上是指向培育学生的实践理性而不止于支持学生知晓实践原理与规则,指向培育学生向善的技艺而不止于对制作技能的训练,指向促进学生内在的自我创造而不止于提升学生对外部世界的适应与改造能力。高质量的创客教育则应该顺应实践智慧的生成机制,以优质创客项目为依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情境,并需要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为学生的创造实践过程提供适切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 [J].
郑燕林 ;
李卢一 .
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 (06) :42-49
[2]   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兼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J].
李太平 ;
刘燕楠 .
教育研究, 2014, 35 (03) :4-10+74
[3]   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内涵解读与生成之道 [J].
徐小容 ;
林克松 ;
朱德全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2 (31) :41-44
[4]   反思性学习实践者的内涵、特征及培养 [J].
桑志军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2 (23) :48-50
[5]   论实践智慧 [J].
杨国荣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4-22+205
[6]   全面理解实践的本质 [J].
赵家祥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4) :35-39
[7]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 [J].
廖申白 .
哲学动态, 2006, (01) :34-39
[8]   论实践的三种类型和两个维度 [J].
沈晓阳 .
江汉论坛, 2005, (04) :52-55
[9]   反思性学习简论 [J].
郑菊萍 .
上海教育科研, 2002, (08) :43-46
[10]  
关键创造的艺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萨玛森,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