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老—卡岩体接触—凹陷带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13
作者
刘明
彭省临
王力
杨斌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锡-铜矿床; 成因; 地质特征; 老—卡岩体接触—凹陷带; 个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4 [锡];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个旧老—卡岩体接触—凹陷带是个旧矿集区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构造带,该带中锡、铜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凹陷带内矿体地质特征、围岩地层含矿性、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结合大地构造环境,结果认为,凹陷带矿体是多种成矿物质来源,经历多种地质作用、多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多因复成矿床,接触-凹陷带锡-铜矿体形成主要与燕山中晚期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其次与印支期海底火山-沉积与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40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云南个旧锡矿床铅、硫同位素研究 [J].
黎应书 ;
秦德先 ;
党玉涛 ;
薛传东 ;
谈树成 ;
陈爱兵 ;
贾国相 .
地质与勘探, 2006, (02) :49-53
[2]   云南个旧锡矿的成矿时代 [J].
秦德先 ;
黎应书 ;
谈树成 ;
陈爱兵 ;
薛传东 ;
范柱国 ;
党玉涛 ;
童祥 ;
武俊德 ;
李玉新 ;
王海云 .
地质科学, 2006, (01) :122-132
[3]   云南个旧锡矿床成因研究综述 [J].
张欢 ;
高振敏 ;
马德云 ;
陶琰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3) :70-75
[4]   沉积喷流型矿化的岩石学证据——以大兴安岭南段黄岗和大井矿床为例 [J].
叶杰 ;
刘建明 ;
张安立 ;
张瑞斌 .
岩石学报, 2002, (04) :585-592+609
[5]   个旧锡矿的矿床成因与找矿新发现 [J].
秦德先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38-38
[6]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J].
周建平 ;
徐克勤 ;
华仁民 ;
赵懿英 ;
朱金初 .
矿物学报, 1998, (02) :158-168
[7]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 [J].
刘玉平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8, (01) :24-26
[8]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商榷 [J].
周建平 ;
徐克勤 ;
华仁民 ;
赵懿英 .
云南地质, 1997, (04) :309-349
[9]   锡在地球中初始富集与锡矿床成矿关系 [J].
毛景文 ;
B.Lehmann ;
H.—J.Schneider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46-60+2
[10]   试论广西锡矿的成矿条件及分布规律 [J].
冼柏琪 .
地质学报, 1984, (01) :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