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新生代两类埃达克岩的分布、成因和含矿性

被引:11
作者
朱章显
杨振强
机构
[1]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埃达克岩; 类埃达克岩; 大洋岛弧; 陆缘造山带; 弧-陆碰撞或后碰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南亚的巽他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新生代埃达克岩和类埃达克岩发育的地区。这些中酸性岩浆岩广泛见于印度尼西亚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零星见于苏门答腊、班达岛弧、西爪哇和中加里曼丹等地。本区埃达克岩和类埃达克岩岩石类型分别属于岛弧拉斑/钙碱性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以重稀土元素Y,Yb含量低(分别为Y≤19×10-6和Yb≤1.8×10-6)和高Sr值(>355×10-6)为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有明显的Ba、K、Sr正异常峰和负的Th、Nb(Ta)异常谷。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富集。本区埃达克岩和类埃达克岩的构造位置为新生代缝合线附近的大洋岛弧和陆缘造山带,可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第一种为岛弧拉斑/钙碱性系列,其REE配分模式属于大洋岛弧型,见于现代大洋岛弧,称为岛弧型(O-型)埃达克岩;另一种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REE配分模式属于大陆型,产于大陆板块边缘造山带,与弧-陆碰撞和后碰撞构造环境有成因联系,见于大陆边缘,称为大陆型(C-型)埃达克岩。研究结果表明:大陆型(C-型)埃达克岩和类埃达克岩分布区域与世界级斑岩铜-金矿分布相一致,而大洋岛弧型(O-型)主要与浅成热泉金矿和喷气型有成因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28 / 33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生代埃达克岩及成矿意义
    朱章显
    杨振强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4) : 618 - 623
  • [2] 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生代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朱章显
    杨振强
    [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7, (04) : 249 - 255
  • [3] 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格拉斑岩型铜—金矿床富Nb碱性火成岩成因新解
    朱章显
    杨振强
    [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7, (03) : 171 - 178
  • [4] 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生代两类埃达克岩的构造环境意义
    朱章显
    杨振强
    姚华舟
    [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7, (02) : 1 - 6+13
  • [5] 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
    侯增谦
    潘小菲
    杨志明
    曲晓明
    [J]. 现代地质, 2007, (02) : 332 - 351
  • [6] 俯冲、碰撞、深断裂和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
    芮宗瑶
    侯增谦
    李光明
    张立生
    王龙生
    唐索寒
    [J]. 地质与勘探, 2006, (01) : 1 - 6
  • [7] 埃达克岩的多样性
    张旗
    许继峰
    王焰
    肖龙
    刘红涛
    王元龙
    [J]. 地质通报, 2004, (Z2) : 959 - 965
  • [8] 埃达克岩与Cu-Au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的岩浆成矿关系
    刘红涛
    张旗
    刘建明
    叶杰
    曾庆栋
    于昌明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205 - 218
  • [9] 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侯增谦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131 - 144
  • [10] 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的中酸性火成岩(或埃达克质岩)与Cu、Au成矿作用
    王强
    许继峰
    赵振华
    [J]. 地学前缘, 2003, (04) : 561 -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