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4 条
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
被引:219
作者: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潘小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斑岩铜矿;
含矿斑岩;
后碰撞;
晚碰撞;
岩浆起源;
动力学机制;
大陆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世界范围内大型—巨型斑岩铜矿多数产于岩浆弧(岛弧、陆缘弧)环境,含矿斑岩岩浆起源与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综合研究了与大洋板块俯冲无关、产于中国大陆环境的若干大型—巨型斑岩铜矿。研究发现,这些大陆环境的斑岩铜矿,虽然其基本地质特征与岩浆弧环境斑岩铜矿具有广泛的类似性,但其动力学背景、含矿斑岩性质、岩浆起源演化、金属富集过程及其构造控制机制却独具特色。这些大陆环境斑岩铜矿至少可产出于4类环境:晚碰撞走滑环境、后碰撞伸展环境、后造山伸展环境和非造山崩塌环境。大陆环境含矿斑岩以高钾质为特征,多具高钾钙碱性和钾玄质特征,通常显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亲和性。其岩浆通常起源于加厚的新生镁铁质下地壳或拆沉的古老下地壳。陆间碰撞期的地壳大规模增厚以及其后的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拆沉,是形成含矿岩浆的主导性机制。含矿岩浆的金属初始富集通常经历两阶段过程:(1)幔源物质直接供给金属阶段;(2)伴随含水、高氧逸度埃达克质岩浆演化金属富集阶段。在第一阶段,幔源物质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供给金属:(1)以幔源组分为主的新生下地壳直接熔融;(2)拆沉下地壳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熔体与地幔岩石圈发生水/岩反应。在第二富集阶段,下地壳角闪榴辉岩熔融过程中角闪石大量分解产生富水的、高度氧化的埃达克质熔体,其分异演化使金属元素作为不相容元素得以在残浆中富集。大陆环境含矿斑岩的浅成侵位主要受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切割造山带的断裂系统和基底线性断裂构造控制。与走滑断裂系统相伴发育的走滑拉分盆地、切割造山带的张性断裂与平行造山带的逆冲断裂带交汇部位以及不同方向的线性断裂构成的棋盘格子构造,常常控制斑岩岩浆—热液系统的空间定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51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杨竹森
;
孟祥金
;
李振清
;
杨志明
;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郑有业
;
聂凤军
;
高永丰
;
江思宏
;
李光明
.
矿床地质,
2006, (06)
:629-651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竹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郑有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聂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江思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冈底斯斑岩铜矿与南部青藏高原隆升之关系——来自含矿斑岩中多阶段锆石的证据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莫宣学
;
董国臣
;
徐文艺
;
辛洪波
.
矿床地质,
2006, (04)
:388-400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董国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徐文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辛洪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J].
侯增谦
;
杨竹森
;
徐文艺
;
莫宣学
;
丁林
;
高永丰
;
董方浏
;
李光明
;
曲晓明
;
李光明
;
赵志丹
;
江思宏
;
孟祥金
;
李振清
;
秦克章
;
杨志明
.
矿床地质,
2006, (04)
:337-35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竹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徐文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董方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志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江思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杨志明
;
王安建
;
潘桂棠
;
曲晓明
;
聂凤军
.
中国地质,
2006, (02)
:340-351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安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潘桂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聂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鄂东南地区Cu-Au-Mo-(W)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J].
谢桂青
;
毛景文
;
李瑞玲
;
张祖送
;
赵维超
;
屈文俊
;
赵财胜
;
魏世昆
.
矿床地质,
2006, (01)
:43-52

谢桂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毛景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瑞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祖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鄂东南地质队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维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灵宝黄金股份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屈文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财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魏世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鄂东南地质队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6]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序幕:J2早期玄武岩
[J].
谢昕
;
徐夕生
;
邹海波
;
蒋少涌
;
张明
;
邱检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7)
:587-605

谢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ofEarthandSpaceSciences,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LosAngeles,CA-,USA,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GEMOCARCNationalKeyCentre,Department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MacquarieUniversity,Sydney,NSW,Aust

徐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ofEarthandSpaceSciences,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LosAngeles,CA-,USA,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GEMOCARCNationalKeyCentre,Department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MacquarieUniversity,Sydney,NSW,Aust

邹海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ofEarthandSpaceSciences,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LosAngeles,CA-,USA,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GEMOCARCNationalKeyCentre,Department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MacquarieUniversity,Sydney,NSW,Aust

蒋少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ofEarthandSpaceSciences,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LosAngeles,CA-,USA,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GEMOCARCNationalKeyCentre,Department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MacquarieUniversity,Sydney,NSW,Aust

张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ofEarthandSpaceSciences,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LosAngeles,CA-,USA,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GEMOCARCNationalKeyCentre,Department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MacquarieUniversity,Sydney,NSW,Aust

邱检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ofEarthandSpaceSciences,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LosAngeles,CA-,USA,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岩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GEMOCARCNationalKeyCentre,Department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MacquarieUniversity,Sydney,NSW,Aust
[7]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含矿性:源岩相变及深部过程约束
[J].
侯增谦
;
孟祥金
;
曲晓明
;
高永丰
.
矿床地质,
2005, (02)
:108-121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石家庄经济学院北京,北京,北京,河北石家庄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石家庄经济学院北京,北京,北京,河北石家庄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石家庄经济学院北京,北京,北京,河北石家庄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石家庄经济学院北京,北京,北京,河北石家庄
[8]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底侵作用及动力学演化模式:来自地球物理资料的约束
[J].
吕庆田
;
侯增谦
;
杨竹森
;
史大年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9)
:783-794

吕庆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杨竹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史大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9]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及其深源包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J].
赵欣
;
喻学惠
;
莫宣学
;
张瑾
;
吕伯西
.
现代地质,
2004, (02)
:217-228

赵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喻学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吕伯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深部过程对埃达克质岩石成分的制约
[J].
肖龙
;
Robert P RAPP
;
许继峰
.
岩石学报,
2004, (02)
:219-22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Robert P RAP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许继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