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湖秋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10
作者
任启飞
陈椽
李荔
王叁
龙胜兴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红枫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2008年9~11月,对贵州红枫湖进行了每周一次采样监测,选取浮游植物及总磷、总氮、氨氮、pH值、水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透明度等环境因子进行同步调查和研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的多样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运用绿藻指数和藻类综合指数水库的富营养化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2种,隶属于5门23科40属,浮游植物丰度在3.828×106~210.2375×106cell/L之间,生物量在1.310~26.965mg/L之间,其中蓝藻占总浮游植物丰度的95%,占总生物量的56.7%,以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tz)为绝对优势属。ⅠⅢ库区藻类Marglef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459、3.681和3.95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藻类种类数、细胞密度对数与水体pH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d与pH值、水温、溶解氧、透明度呈显著的正或负相关关系;浮游植物种类与环境因子相关系数在轴1上达到0.967,隐藻主要受水温、总磷的影响;硅藻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较高的pH值和较低的水温;蓝藻、绿藻与氮磷营养盐、pH值表现出明显正负相关性。绿藻指数和藻类综合指数评价水体为富富营养至重富营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杭州西溪湿地首期工程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质关系 [J].
贺筱蓉 ;
李共国 .
湖泊科学, 2009, 21 (06) :795-800
[2]   熊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 [J].
张婷 ;
李林 ;
宋立荣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2971-2979
[3]   2004年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J].
林峰竹 ;
吴玉霖 ;
于海成 ;
线薇微 .
海洋与湖沼, 2008, (04) :401-410
[4]   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汤溪水库为例 [J].
赵孟绪 ;
雷腊梅 ;
韩博平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 (05) :386-392
[5]   红枫湖夏季浮游植物初步研究附视频 [J].
孙嘉龙 ;
刘永霞 ;
钟晓 .
贵州农业科学, 2005, (03) :73-75
[6]   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及浮游植物的变化 [J].
吴沿友 ;
李萍萍 ;
王宝利 ;
刘丛强 ;
何梅 ;
陈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45-747
[7]   红枫湖、百花湖近年来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J].
李旗 .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98-102
[8]   以浮游植物评价百花湖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J].
胡晓红 ;
陈椽 ;
李银燕 ;
向刚 ;
刘美珊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1-7
[9]  
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水域藻类图集[M]. 科学出版社 , 王全喜等, 2008
[10]  
中国淡水藻类[M]. 科学出版社 , 胡鸿钧,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