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中县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刘静 [1 ]
杨晓妍 [2 ]
杨洋 [1 ]
周欢 [1 ]
卢文学 [1 ]
刘巧兰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农村人口; 精神卫生; 因素分析,统计学; 学生;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4.11.018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四川省南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纵向研究方法,以四川省未受地震影响的经济水平、外出务工情况具有代表性的效忠县2所农村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3 a追踪调查,采用多水平模型及其他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级、照顾者的要求、父母关系、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各维度(P值均<0.05)。与七年级相比,八、九年级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15,0.163;与照顾者要求严格相比,要求宽松的回归系数为0.152;与父母关系良好的相比,父母关系一般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回归系数为0.088,0.361;心理弹性的回归系数为-0.097;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其他支持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64,0.137,0.173。结论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留守"无直接关系。照顾者严格要求、父母良好的关系、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随着年龄增加,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有下降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648 / 1650+1653 +16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