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场外交、战略能力与全球治理

被引:27
作者
凌胜利
机构
[1]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2] 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
关键词
中国主场外交; 国际话语权; 国际形象; 全球治理; 新型国际关系;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9.04.001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主场外交是在一国境内举行的多边外交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其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的国家利益,增强本国的国际影响力。当前全球治理面临民主赤字、效力不足、领导乏力等问题,要求中国等新兴国家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随着中国实力增强,国际社会也期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需要创造更多的平台与机会来促进国际共识和共同行动。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大力举办和开展主场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加强对国际制度的参与和塑造、优化国际形象和增加国际贡献,增强了自身的战略能力,促进大国实力更有效地转化为国际影响力,推动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有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从博鳌亚洲论坛到G20杭州峰会,从塑造国际共识到促进共同行动,中国的主场外交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存在国内协调、政策落实、长效机制、成本优化等问题,需要在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聚合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制度效能、增加透明度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4 +4-5
页数:33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2]   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述评 [J].
赵长峰 ;
吕军 .
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3) :153-161
[3]   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 [J].
秦亚青 ;
魏玲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 35 (02) :1-14
[4]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时代的机遇与方向 [J].
王鸿刚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 34 (06) :1-21
[5]   中国国际话语权:历程、挑战及提升策略 [J].
张新平 ;
庄宏韬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6) :1-10
[6]   崛起国创建国际制度的策略 [J].
刘玮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9) :84-106+158
[7]   “主场外交”助力中国战略能力提升 [J].
凌胜利 .
当代世界, 2017, (09) :24-27
[8]   国际公共产品与中国外交转型 [J].
赵可金 ;
尚文琦 .
理论学刊, 2017, (03) :121-128
[9]   中国外交的转型与创新 [J].
高飞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 (06) :17-30
[10]   从G20杭州峰会外媒报道看主场外交优势 [J].
张丹萍 ;
沙涛 .
公共外交季刊, 2017, (01) :66-7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