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不同尺度下交通对空间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陈永林
[1
,2
]
谢炳庚
[1
]
张爱明
[2
]
柴超前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交通;
空间流动性;
尺度;
影响;
全国;
赣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91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23 ;
082303 ;
摘要:
交通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宏观与微观尺度下,从理论上分析了交通对空间流动性的影响,借鉴物理学中动能与势能转化理论,构建了单一城市的流动性测度方法,并基于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方法,使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电子地图数据和统计数据,以全国285个设区市和典型市域——赣州市为研究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流是空间流动性最显性的表现,与时间、空间及距离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空间组织形式—流动空间。(2)不同尺度下交通对空间流动性的影响表现不一:宏观尺度下,交通的改变使区际流动空间得以生成,相互依赖程度也随着流动性的增强而增强,微观尺度下,交通的变化改变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3)全国主要设区市陆路交通网密度呈阶梯状分布,中心城市和交通变化量最大的城市流动性最大,交通的变化对设区市的流动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对市域内人流的迁移与扩散、功能区的范围扩展与方向迁移、精英空间的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引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62 / 1172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