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圈西北部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104
作者
吴晶 [1 ]
高原 [1 ]
陈运泰 [2 ]
黄金莉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首都圈; 地震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快剪切波偏振方向; 慢剪切波时间延迟; 活动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本研究使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2002年01月-2003年12月的波形记录资料,采用SAM方法,进行了剪切波分裂的分析,得到首都圈西北部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的初步结果.根据对有3条以上可靠记录的14个台站的统计分析,得到首都圈西北部地区的剪切波分裂的统计平均结果为: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E69.9°±44.5°,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4.44±2.93(ms/km).研究认为,NE69.9°±44.5°的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暗示了该区域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第一优势取向揭示了NWW近E-W方向的原地水平主压应力的构造意义,凸现了NWW向的张家口—蓬莱断陷带.通过快剪切波偏振方向,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位于活动断裂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优势取向与断裂走向一致,认为南口—孙河断裂和夏垫断裂是两个活动断裂,而八宝山断裂可能是个并不太活跃的活动断裂.华北盆地里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显示出复杂的分布特征,对应了盆地凹陷区里许多断裂互相交汇造成区域主压应力场受到局部调整的复杂图像.研究还认为慢剪切波时间延迟急剧的梯度变化可能与地壳深部的温度变化有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首都圈地区横波分裂与地壳应力场特征 [J].
赖院根 ;
刘启元 ;
陈九辉 ;
刘洁 ;
李顺成 ;
郭飙 ;
黄志斌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189-196
[2]   首都圈地壳网格化三维结构 [J].
嘉世旭 ;
齐诚 ;
王夫运 ;
陈棋福 ;
张先康 ;
陈顒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103-111
[3]   北京地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层析成像 [J].
王夫运 ;
张先康 ;
陈棋福 ;
陈顒 ;
赵金仁 ;
杨卓欣 ;
潘素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2) :359-366
[4]   首都圈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细结构与强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 [J].
黄金莉 ;
赵大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04) :348-355
[5]   云南2001年施甸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特征 [J].
高原 ;
梁维 ;
丁香 ;
薛艳 ;
蔡明军 ;
刘希强 ;
苏有锦 ;
彭立国 .
地震学报, 2004, (06) :576-582
[6]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关系 [J].
张国民 ;
马宏生 ;
王辉 ;
李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7) :591-599
[7]   首都圈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断裂的关系 [J].
马文涛 ;
徐锡伟 ;
于贵华 ;
张兰凤 .
地震地质, 2004, (02) :293-304
[8]   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软件系统 [J].
高原 ;
刘希强 ;
梁维 ;
郝平 .
中国地震, 2004, (01) :101-107
[9]   华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的三维有限差分层析成像 [J].
段永红 ;
张先康 ;
方盛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3) :362-369
[10]   华北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 [J].
臧绍先 ;
刘永刚 ;
宁杰远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1) :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