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公共政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跌倒争议案”的法理省思

被引:19
作者
冯辉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损害赔偿; 陌生人社会; 公共政策; 法治; 社会主流价值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关于"跌倒扶不扶"的争议再次凸显出法律与人心的距离。就损害需要赔偿的个案立场而言,法院固然可以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基于"保护弱者"的考虑而作出有利于跌倒者的判决;但从陌生人社会更需要公共政策指引社会规范的角度出发,法院的判决无疑应更具权衡精神方能经受及反作用于社会的考量。无论法院抑或行政机关,在公共政策的主导者和行动者意义上均应当提升回应与引导民意的意识及能力。由此出发,现代社会的法治,其价值和追求不应再局限于"定分止争"或是非抉择,而更应着力于推进公共政策的有效产出、落实并嵌入社会规范,推进社会主流价值观,推进法治实践中的社会共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司法资源供求失衡的悖论与对策 以小额诉讼为切入点 [J].
范愉 .
法律适用, 2011, (03) :14-19
[2]   竞争政策:经验与文本的交织进化 [J].
史际春 ;
赵忠龙 .
法学研究, 2010, 32 (05) :104-112
[3]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从“彭宇案”切入 [J].
郑世保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8 (03) :98-105
[4]   论错法如何纠正 [J].
史际春 ;
冯辉 .
新视野, 2010, (01) :46-50
[6]   职权干涉与裁判突袭——从南京彭宇案一审判决看当下之民事审判 [J].
许可 .
清华法学, 2008, (06) :54-65
[7]   司法公正的法律技术与政策——对“彭宇案”的程序法思考 [J].
张卫平 .
法学, 2008, (08) :138-152
[8]   小案件 大影响——对南京“彭宇案”一审判决的法逻辑分析 [J].
张继成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2) :103-116+160
[9]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初探 [J].
梅良勇 ;
丁正亚 .
唯实, 2007, (12)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