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油藏类型与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11
作者
刘玉瑞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藏类型; 层状砂岩; 油藏流体; 分布特征; 成因机制; 苏北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4.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北盆地存在大量断层和复杂局部构造。断层作为圈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油气运聚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形成断鼻、断块圈闭油藏。按圈闭中油水分布特点,该区可归结为2大类6种油藏类型;研究了层状砂岩油藏的4种油水分布样式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层状砂岩油藏4种不同样式的油水分布,主要是由圈闭生储盖组合性质、断层侧向遮挡质量和封通双重作用、油气运移路径、充注方式和断层调节油气等因素决定的。明确上述认识,有助于加深该区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以及勘探挖潜和开发部署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111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苏北后生断陷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 [J].
刘玉瑞 .
复杂油气藏, 2010, 3 (01) :10-14+31
[2]   济阳坳陷不整合油气成藏与勘探 [J].
隋风贵 ;
王学军 ;
赵乐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6) :1-7+111
[3]   苏北盆地断层封堵类型及定量评价 [J].
刘玉瑞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5) :531-536
[4]   断层两盘裂缝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宋国奇 ;
刘克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4) :1-3+111
[5]   济阳坳陷预探圈闭影响因素 [J].
张建宁 ;
韩文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6-8+35+111
[6]   济阳坳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J].
张善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31-740+761
[7]   苏北盆地第三系烃源岩排烃范围及油气运移边界 [J].
陈安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630-636
[8]   苏北盆地断块圈闭分类及油气成藏特征 [J].
邱旭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71-374
[9]   江苏油田油气藏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J].
朱平 .
断块油气田, 2001, (05) :12-15+73
[10]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组合[M]. 地质出版社 , 李丕龙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