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模式选择

被引:7
作者
吴如巧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据收集; 模式选择;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1.05.024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作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完善的首要问题,在证据收集制度的模式选择方面,应当对我国诉讼体制及社会的现实状况予以充分关照。在此基础之上,我国未来的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模式应当选择协作式模式。协作式证据收集模式的法理基础因证据收集主体与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二者存在深层次的共同法理依据,即诉讼各方主体所负的"诉讼协力义务"。同时应注意"诉讼协力义务"与"诉讼促进义务"的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证据协力义务之比较法分析 [J].
占善刚 .
法学研究, 2008, 30 (05) :86-96
[2]   法官职权调查证据的比较研究 [J].
熊跃敏 .
比较法研究, 2006, (06) :82-90
[3]  
论中国民事证据发现制度的构建——一个比较法视角的思考.[J].廖中洪.金陵法律评论.2004, 02
[4]   无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J].
任志安 .
政治与法律, 2001, (01) :20-25
[5]  
民事证据法理念与实践.[M].肖建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
[6]  
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M].(德)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7]  
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M].刘荣军著;.法律出版社.1999,
[8]  
美国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9]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