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目标下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基于LSTM和ARIMA-BP模型的分析

被引:47
作者
胡剑波 [1 ]
罗志鹏 [1 ]
李峰 [2 ]
机构
[1]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关键词
碳达峰; 碳排放强度;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701 ; 070104 ; 020106 ;
摘要
本文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型并在一定的经济增长预期下推导预测出我国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同时,建立ARIMA-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验证模型对碳排放强度进行直接预测。研究结论为:(1)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均方误差(MSE)为0.0000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33%,表明模型泛化能力十分优秀,在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框架下,中国碳排放强度将在2030年达到0.9237吨/万元,相较于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2.9755吨/万元下降68.96%;(2)在ARIM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分析中,预估中国2030年碳排放强度能够下降至0.9840吨/万元,相较于2005年2.9755吨/万元的碳排放强度下降66.93%;(3)将ARIMA-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碳排放强度预测值与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LSTM模型在预测精度上的表现更佳,两个模型对于2030年碳排放强度值的预测相差0.0603吨/万元,对于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幅预测相差2.03个百分点,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的稳健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J].
黄承梁 .
红旗文稿, 2021, (13) :41-43
[2]   黄河流域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与情景预测 [J].
张国兴 ;
苏钊贤 .
管理评论, 2020, 32 (12) :283-294
[3]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J].
项目综合报告编写组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 30 (11) :1-25
[4]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能改进GDP的预测能力吗? [J].
肖争艳 ;
刘玲君 ;
赵廷蓉 ;
陈彦斌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 41 (07) :3-17
[5]   民族地区碳排放驱动机制分析及趋势预测 [J].
杨玉文 ;
吴爱玲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3) :88-95
[6]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 [J].
欧阳红兵 ;
黄亢 ;
闫洪举 .
中国管理科学, 2020, 28 (04) :27-35
[7]   基于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宏观经济预测 [J].
张劲帆 ;
刚健华 ;
钱宗鑫 ;
张龄琰 .
金融研究, 2018, (07) :34-48
[8]   西南地区农业碳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兴 ;
马守田 ;
濮超 ;
赵鑫 ;
王钰乔 ;
张海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S2) (S2) :231-234
[9]   陕西省能源需求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邱硕 ;
王雪强 ;
毕胜山 ;
吴江涛 .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S1) (S1) :921-926
[10]   吉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GM(1,1)模型 [J].
王永哲 ;
马立平 .
生态经济, 2016, 32 (11)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