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碳排放驱动机制分析及趋势预测

被引:9
作者
杨玉文 [1 ]
吴爱玲 [2 ]
机构
[1]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碳排放; 影响因素; 趋势预测;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200507.01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使用PVAR模型和VAR模型,从经济、社会、能源三个维度,分析1997~2015年民族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PVAR模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当前民族地区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能源消耗量;与结构型指标相比,数量型指标对民族地区碳排放的驱动作用更显著。VAR模型方差分解结果进一步证实,结构型指标是未来民族地区碳减排的关键驱动因素,且作用强度逐年增加,但不同省份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作用路径和贡献强度存在差异,各地区应根据其碳排放的重点影响因素和传导路径,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建立低碳发展长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分析及预测研究 [J].
徐丽 ;
曲建升 ;
李恒吉 ;
曾静静 ;
张洪芬 .
生态经济, 2019, 35 (01) :19-23+29
[3]   基于STIRPAT和GM(1,1)模型的湖南省农地投入碳排放增长机理及趋势预测 [J].
黎孔清 ;
陈俭军 ;
马豆豆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 (02) :345-352
[4]   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马大来 ;
武文丽 ;
董子铭 .
中国经济问题, 2017, (01) :121-135
[5]   西北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差异分析及地域类型划分 [J].
马彩虹 ;
邹淑燕 ;
赵晶 ;
文琦 ;
米文宝 .
经济地理, 2016, 36 (12) :162-168
[6]   能源禀赋、技术进步与碳排放强度——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J].
张翠菊 ;
张宗益 ;
覃明锋 .
系统工程, 2016, (11) :47-53
[7]   我国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的时空分异与调控 [J].
王喜 ;
张艳 ;
秦耀辰 ;
姜向亚 .
经济地理, 2016, 36 (08) :158-165
[8]   基于广义灰色模型的内蒙古能源消费预测 [J].
童泉格 ;
孙涵 ;
成金华 ;
王洪健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 28 (04) :53-57+69
[9]   中国省际碳排放效率的空间计量 [J].
马大来 ;
陈仲常 ;
王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1) :67-77
[10]   基于LMDI分解模型的内蒙古碳排放实证研究 [J].
巩芳 ;
王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2)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