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魏良辅声腔改革——就昆曲语音、昆曲地位答戴和冰先生

被引:3
作者
顾聆森
机构
[1] 江苏省昆剧院
关键词
“苏州—中州音”; 声腔母体; 度曲; 正声; 昆曲艺术; 地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825 [地方剧艺术];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昆曲的舞台语音俗称"苏州官话"或"中州音",实际上这种语音既不是"官话",也不是"中州音",仍然是苏州的地方语音,也可以称为"准方言",我曾把它重新命名为"苏州—中州音"。昆曲成为全国性剧种并非舞台语音"官语化"的结果,而是凭借"苏州—中州音"这种南北声韵兼容的语音"脐带",吸收、化合了南曲"四大声腔"乃至北曲的艺术成就,由魏良辅最终完成"新声"的研制而实现的。昆曲是民族音乐——南曲与北曲音乐的综合,是全民族的文化奇葩,故昆曲有二个故乡,其狭义故乡是苏州,广义故乡是中华。昆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遗产,魏良辅作为昆曲"鼻祖"、"曲圣"的历史地位都是当之无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5+193 +1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 [J].
顾聆森 .
艺术百家, 2008, (05) :160-164
[3]   魏良辅《南词引正》解析 [J].
顾聆森 .
艺术百家, 2008, (03) :147-148+141
[4]  
姑苏竹枝词[M]. 百家出版社 , 苏州市文化局编, 2002
[5]  
闲情偶寄[M].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清)李渔著, 2000
[6]  
中国戏曲史论[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吴新雷著, 1996
[7]  
昆剧发展史[M]. 中国戏剧出版社 , 胡忌,刘致中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