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水平、演变规律及启示

被引:7
作者
孟宪云
罗生全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教学效能; 中小学教师;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2380名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呈现出多种水平,各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每种水平都有其内在结构、突出特征及演变规律。数理分析与学理确证的相互印证,确认教师教学效能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主观认知和客观表征的交互作用。有鉴于此,教学效能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应从教师内在教学哲学和外在教学行为两个向度进行考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提高中小学教师效能策略研究.[D].郭蕊.东北师范大学.2014, 12
[12]  
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刘光余.西南大学.2009, 01
[13]  
城乡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比较研究.[D].王华.陕西师范大学.2002, 01
[14]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傅道春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5]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理论与研究现状 [J].
马勇占 ;
马申 ;
李敬辉 ;
谷长江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2) :84-86
[16]   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J].
俞国良 ;
罗晓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1)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