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镇域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空间差异研究——以太仓市陆渡镇和浏河镇为例

被引:20
作者
舒帮荣 [1 ]
李永乐 [2 ]
曲艺 [3 ]
梅艳 [1 ]
雍新琴 [1 ]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
[2]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演变; 驱动力; 空间差异; 镇域; Logistic回归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陆渡镇及浏河镇为例,从镇域尺度探讨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理及其空间差异。结果显示:(1)两镇农村居民点减少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居民点面积均具有正向作用,到城镇的距离具有负向作用,3者作用大小具有区域差异,农村工业发展及到公路的距离对不同地区作用方向不同;而粮食产量仅对陆渡镇有负向作用;(2)两镇农村居民点增加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发展均具有正向作用,而到公路的距离、基本农田则具有负向作用,4者作用方向及程度排序一致;而除一般因素及到城镇的距离外的其他因素均为特殊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及其作用程度与方向具有区域差异性;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应把握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机理的空间差异,制定差别化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59 / 7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J].
冯长春 ;
赵若曦 ;
古维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3) :6-12
[2]   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J].
宋成舜 ;
周惠萍 ;
刘成武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05) :29-32
[3]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空间选择——以太仓市陆渡镇、浏河镇为例 [J].
魏文佳 ;
陈江龙 ;
刘飞 ;
叶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73-878
[4]   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0) :1629-1638
[5]   中国农村居民点研究进展 [J].
何英彬 ;
陈佑启 ;
唐华俊 ;
陈仲新 ;
辛晓平 ;
张保辉 ;
李丹丹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4) :433-437
[6]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 [J].
张建 ;
程久苗 ;
范树平 ;
陈丹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0, (03) :106-109
[7]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8]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分析——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 [J].
陈思明 ;
吴景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4) :17-21
[9]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 [J].
李君 ;
李小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70-175
[10]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陈军伟 ;
段增强 ;
苏子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5)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