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英文)

被引:8
作者
谢戎 [1 ]
杨正林 [2 ]
刘成元 [1 ]
李永洪 [1 ]
桑贤春 [2 ]
何光华 [2 ]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 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体细胞无性系; 播期响应指数(RITSD); 农艺性状; 变异;
D O I
10.16175/j.cnki.1009-4229.2010.01.02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系统研究了2个播期条件下24个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1个供体亲本主要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RITSD)的变异特点。RITSD有两方面的生物学涵义,其一,RITSD值大小可反映性状对播期的敏感程度:RITSD=1,表示性状对播期反应钝感,播期对性状无明显影响;RITSD愈接近1,表示性状对播期反应愈钝感,该性状受播期影响愈小,反之亦然。其二,RITSD值大小还可反映性状表型值随播期变化的趋势,RITSD<1,表示性状表型值随播期推迟而变小;RITSD>1,表示性状表型值随播期推迟而变大。主要结论如下:①株高、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的RITSD均值相对较大(大于1),对播期反应较敏感,其性状值随播期推迟而增大;而播始天数、单株穗数、穗长、结实率及千粒重RITSD均值相对较小。②体细胞无性系各性状RITSD均发生了遗传变异,但不同性状间RITSD的变异频率及变异方向有较大差异:始播天数和株高的RITSD变异频率较高,而穗长的RITSD变异的机率较低;株高及千粒重的RITSD值变小,而单株穗数、穗长、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结实率的RITSD值变大,播始天数和单株粒重RITSD的变异方向为双向变异。③供试的24个体细胞无性系中,有20个株系与供体亲本RITSD呈显著差异,RITSD的变异率达83.3%,但约75%的体细胞无性系仅1~2个性状的RITSD发生了显著变异。④聚类分析表明,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RITSD存在不同的变异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稻田春播杂交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J].
陈玉君 ;
邓小华 ;
肖守斌 ;
潘九林 ;
伍纯六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9) :8950-8952
[2]   青贮玉米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J].
徐玉鹏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 (04) :60-61
[3]   泥胡菜的组织培养及高效无性系建立(英文) [J].
张文 ;
郭晓丹 ;
王艳 ;
徐娜 ;
姜长阳 .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9, 10 (01) :47-50+104
[4]   披碱草属3种牧草野生材料农艺性状评价研究 [J].
马玉宝 ;
任卫波 ;
李临杭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03) :29-31
[5]   无性系培养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J].
赵帅鹏 ;
黄群策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0) :4021-4023+4025
[6]   水稻早恢402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1的粒形与碾米品质 [J].
谢戎 ;
黄富 ;
李耘 ;
吴丽君 ;
刘兴义 .
作物学报, 2004, (04) :382-387
[7]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粒形指标因子分析 [J].
谢戎 ;
何光华 ;
黄富 ;
李耘 ;
吴丽君 ;
李永洪 .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2, (06) :481-485
[8]   水稻抽穗期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J].
李泽福 ;
周彤 ;
郑天清 ;
罗林广 ;
夏加发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2002, (06) :771-776
[9]   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基本性状的稳定性 [J].
刘文江 ;
李浩杰 ;
汪旭东 ;
周开达 .
作物学报, 2002, (04) :569-573
[10]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雄性不育突变 [J].
范树国 ;
梁承邺 ;
刘鸿先 .
作物学报, 2000, (04) :48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