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秧方式对陆两优996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张桂莲
杜娟
刘国华
陈立云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育秧方式; 陆两优996; 秧苗素质; 产量性状;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8.02.010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陆两优99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水育秧、旱育秧、软盘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其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育秧的秧苗素质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出叶速度快,植株高大,茎基部较粗,单株干物质积累多,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也较高,其次为旱育秧,软盘育秧最差;理论产量以水育秧最高,比旱育秧、软盘育秧分别增产10.7%,11.6%.综合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看,陆两优996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水育秧,其秧苗素质好,产量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稻简化栽培技术.[M].刘发和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  
作物生理研究法.[M].张宪政主编;.农业出版社.1992,
[3]   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陆两优996的选育 [J].
陈立云 ;
唐文邦 ;
刘国华 ;
邓化冰 ;
陈势 ;
雷东阳 ;
张桂莲 .
杂交水稻, 2006, (02) :24-26
[4]   不同育秧方式对单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叶正龙 ;
吴维聪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S2) :244-245
[5]   水陆稻在水田和旱地栽培的性状比较 [J].
袁菊红 ;
屠乃美 ;
张桂莲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6
[6]   不同育秧方式对二季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杨福孙 ;
潘晓华 ;
孙爱花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4, (05) :714-718
[7]   不同育秧方式对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J].
谢时红 ;
李弘明 ;
罗恢林 .
作物研究, 2003, (02) :78-80
[8]   连作晚稻抛秧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 [J].
方继球 ;
谢新良 .
作物研究, 2000, (04) :9-11
[9]   水稻塑盘旱育秧机抛特点及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探讨 [J].
赵兴荣 ;
张海泉 ;
华国怀 ;
陆海华 ;
许锡兴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8, (01) :30-35
[10]   不同育秧方式对早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J].
郑同松 ;
王吉明 ;
鲁长贵 .
安徽农业科学, 1997, (02) :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