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稻在水田和旱地栽培的性状比较

被引:7
作者
袁菊红
屠乃美
张桂莲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性状比较; 栽培条件;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5.01.001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有代表性的陆稻(TANGARA,IAPAR9)为试材,水稻新香优 80 为杂交组合,R80 为常规稻,采用裂区设计,通过水田和旱地栽培比较试验,探明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主要是干旱对水、陆稻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条件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旱地栽培时,产量明显降低;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旱栽产量低的原因陆稻主要是有效穗数不足、结实率下降,水稻表现为有效穗数增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陆稻;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 1.453 0.干旱对生育期、株高、茎蘖数、叶面积和米质有一定影响.旱种时生育期较短,株高中等,叶面积较小的品种有利于抗旱,各品种米质水田栽培优于旱地的,但旱地栽培能明显提高水、陆稻品种的粗蛋白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J].
余显权 .
耕作与栽培, 2003, (04) :45-48
[2]   旱稻引进种质的类缘关系与农艺特征分析 [J].
曾莉娟 ;
郑成木 ;
高和琼 ;
刘鸿艳 .
热带作物学报, 2003, (03) :78-81
[3]   氮磷钾配比对巴西陆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李军民 ;
周清明 ;
唐浩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99-203
[4]   水旱栽培条件下水、陆稻品种产量和生理性状比较 [J].
凌祖铭 ;
李自超 ;
余荣 ;
穆平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3-18
[5]   不同类型稻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J].
张燕之 ;
周毓珩 ;
曾祥宽 ;
邹吉承 ;
王昌华 ;
王辉 ;
曹炳晨 ;
刘宛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90-93
[6]   环境对旱稻资源米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J].
李小湘 ;
龚浩如 ;
肖放华 ;
丁健美 ;
孙桂华 ;
何志 .
湖南农业科学, 2001, (04) :16-17
[7]   稻类旱作研究 [J].
罗守进 .
安徽农业科学, 1997, (04) :43-47
[8]   国际水稻研究所旱稻生态系研究 [J].
张名恢 .
世界农业, 1994, (03) :21-24
[9]   水、陆稻在水田、旱地栽培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Ⅰ.稻株生育、形态与组织结构的生态适应性 [J].
杨孔平 ;
郑丕尧 ;
周殿玺 ;
王经武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2) :19-29
[10]   灌浆成熟期气候条件对早籼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J].
王守海 ;
李泽宫 ;
吴李君 .
安徽农业科学, 1990, (04) :29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