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14
作者
熊鹰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资源环境系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10.015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定量评价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动态变化,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分析了湖南省1998—2006年间的生态足迹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98年的1.244 1 hm2上升至2006年的1.637 7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8年的0.481 9 hm2减少为2006年的0.455 6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998年的0.762 2 hm2上升到2006年的1.182 1 hm2。生态赤字逐年提高,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足迹供需结构分析表明,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供需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其需求以草地、耕地是构成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人均生态足迹的30.11%37.34%以及29.83%33.53%,其次是化石能源地(17.60%22.85%)。而供给以耕地为主,占人均生态承载力的51.02%53.23%。研究期间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湖南省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同时根据生态盈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特点,探讨了降低和消除区域生态赤字的措施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83 / 16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南京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周静 ;
管卫华 .
生态学报, 2012, 32 (20) :6471-6480
[2]   中国的生态足迹与绿色发展 [J].
李琳 ;
陈波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5) :63-65
[3]   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J].
尹科 ;
王如松 ;
姚亮 ;
梁菁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3) :584-589
[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省生态可持续性动态分析 [J].
魏媛 ;
吴长勇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1) :102-108
[5]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湖南生态环境压力分析 [J].
邓柏盛 ;
聂国卿 ;
尹向飞 .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 17 (03) :18-21
[6]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J].
李飞 ;
宋玉祥 ;
刘文新 ;
侯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3) :718-723
[7]   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 [J].
张衍广 ;
林振山 ;
李茂玲 ;
梁仁君 .
生态学报, 2008, (10) :5027-5032
[8]  
A Modified Model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ropland in Jiangsu,China[J]. LIU Qin-Pu~1,LIN Zhen-Shan~(2,*2),FENG Nian-Hua~1 and LIU Yong-Mei~1 ~1Geographical Science College,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17(China). ~2Geographical Science Colleg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Pedosphere. 2008(02)
[9]   中国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高利峰 ;
马彩虹 ;
邹小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1) :149-152
[10]   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J].
翁伯琦 ;
王义祥 ;
黄毅斌 ;
应朝阳 ;
黄勤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153-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