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鄱阳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史
被引:25
作者:
梁兴
[1
]
叶舟
[2
]
吴根耀
[3
]
郑华平
[2
]
徐克定
[2
]
张廷山
[1
]
刘家铎
[4
]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成都理工大学
来源:
关键词:
盆地性质;
盆地演化;
区域构造格架;
赣江断裂;
构造反转;
江西中-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鄱阳盆地是发育在江南—九岭和怀玉—官帽基底拆离造山带上的白垩-古近纪张扭性断陷盆地,明显受近南北走向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前白垩系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双重因素控制,呈“两坳夹一隆”的区域构造格局。受赣江、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夹持的南昌凹陷,呈近南北向凹凸相间展布格局。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以东地区,“南断北超”型断陷自南而北由北东走向渐转为北北东向展布,其源于晚印支-燕山期北东向逆冲断裂在晚期的反转作用,西缘和北部受赣江断裂系东枝走滑断裂影响明显而发生转向。鄱阳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冷水坞组沉积期)拉分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周家店组—南雄组沉积早期)走滑张扭断(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晚期(南雄组沉积中-晚期)走滑伸展盆地和古近纪坳陷盆地等演化阶段,东南部断陷区(江埠—二甲村凹陷)由于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剥蚀而只残存周家店组早期坳陷和周家店组中期—南雄组中期断陷两个发育阶段的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29
页数:2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