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种质资源利用研究

被引:8
作者
周琳
谭光轩
机构
[1]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河南周口
关键词
稻属; 野生稻; 种质资源;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67.1999.03.022
中图分类号
S511.902.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野生稻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及其利用的伟大成就.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因库.与栽培稻亲缘关系较近的 A A 染色体组型野生稻,其优异基因的转移和利用已取得辉煌成就.非 A A 型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不亲和是阻碍其优异基因利用的障碍.常规杂交和现代生物技术(胚拯救技术和细胞工程)相结合是克服种间屏障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J].
谭光轩 ;
吴诗光 ;
舒理慧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2) :96-100
[2]   稻属种间杂种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颜辉煌 ;
胡慧英 ;
张雪琴 ;
张志涛 ;
田淑兰 ;
熊振民 ;
闵绍楷 .
作物学报, 1997, (06) :689-692+769
[3]   紧穗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导入栽培稻的研究 [J].
颜辉煌 ;
熊振民 ;
闵绍楷 ;
胡慧英 ;
张志涛 ;
田淑兰 ;
汤圣祥 .
遗传学报, 1997, (05) :424-431+482
[4]   干燥处理对野生稻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谭光轩 ;
舒理慧 ;
袁文静 ;
廖兰杰 ;
何光存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70-74
[5]   栽野杂交转移药用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 [J].
钟代彬 ;
罗利军 ;
郭龙彪 ;
应存山 .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02) :6-10
[6]   宿根稻Ⅰ.种间复合杂交选育水稻宿根系(英文) [J].
李勤修 .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02) :15+11-14
[7]   不同生态型普通野生稻花药培养力的研究 [J].
庞汉华,汤圣祥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3) :167-171
[8]   中国东乡野生稻遗传因子转移的研究 [J].
李子先,刘国平,陈忠友 .
遗传学报, 1994, (02)
[9]   野生稻种质利用技术的研究——Ⅰ.稻属种间杂种(AA×CC染色体组)的获 [J].
吴妙燊 ;
李道远 ;
陈成斌 ;
林登豪 ;
秦学毅 ;
李容柏 ;
陈碧琳 ;
舒理慧 .
作物品种资源, 1988, (01) :6-9
[10]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fer of a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source from Oryza perennis into indica rice ( O. sativa )[J] . R. Dalmacio,D. S. Brar,T. Ishii,L. A. Sitch,S. S. Virmani,G. S. Khush.Euphytica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