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构造-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被引:38
作者
姜波
许进鹏
朱奎
汪吉林
王继尧
屈争辉
李明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气; 构造; 水文;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2.03.030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大量野外地质工作,结合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分析,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保存的控制特征。结果显示,盆地边界近NS向的压性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构造变形程度向盆地内部逐渐减弱,即盆地边缘和内部的构造条件均有利于煤层气保存。依据构造、地下水补给及排泄条件和地貌等特征,研究区可划分为5个水文地质单元,西南部韩城单元的水动力条件强于东部各水文地质单元,东部各单元中又以柳林泉流域水动力条件最强,这种差异在构造背景上的叠加,导致煤层气保存条件发生分异。中部黄河东断凹单元煤层含气量随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高,北部柳林单元在柳林泉以西发育有利煤层气保存的地下水动力场条件,中南部龙门山单元北部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可能有利于煤层气保存,西南部韩城单元西北段地下水处于滞流环境而使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38 / 4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J].
接铭训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6) :1-6+121
[2]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断裂运动学分析与晚中生代构造应力体制转换 [J].
张岳桥 ;
施炜 ;
廖昌珍 ;
胡博 .
地质学报, 2006, (05) :639-647
[3]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4]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J].
姜波 ;
秦勇 ;
琚宜文 ;
王继尧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5) :564-569
[5]   燕山板内变形带侏罗纪主要构造事件 [J].
赵越 ;
张拴宏 ;
徐刚 ;
杨振宇 ;
胡健民 .
地质通报, 2004, (Z2) :854-863
[6]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资源及开发潜力分析 [J].
冯三利 ;
叶建平 ;
张遂安 .
地质通报, 2002, (10) :658-662
[7]   论东亚大陆的构造翘变——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 [J].
董树文 ;
吴锡浩 ;
吴珍汉 ;
邓晋福 ;
高锐 ;
王成善 .
地质论评, 2000, (01) :8-13
[8]  
The impact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upon coal seams in the South Wales coalfield, UK[J] . K Frodsham,R.A Gay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1999 (3)
[9]  
Stratigraphy and structure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overview[J] . Jack C Pash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1998 (1)
[10]  
Effects of structuraldeformation on form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n Huaibeicoal field,China .2 Jiang Bo,Qu Zhenghui,Wang Geoff G X,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