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被引:6
作者
岳保静 [1 ,2 ]
张军强 [2 ,3 ]
辛一 [4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3] 中国海洋大学
[4]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物地球化学; 碳循环;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11.02.012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碳的动态循环是海岸盐沼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是推动碳循环的主要动力。海岸盐沼湿地土壤中碳的循环形式主要分为外部循环和内部循环两种:外部循环主要是有机碳、无机碳的输入输出,是由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和机械搬运作用主导的;内部循环主要是有氧矿化作用、无氧矿化作用和碳酸盐的形成和储存。另外,碳的埋藏作用与湿地和海平面变化的长期响应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外来植物入侵对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碳循环及碳库的影响 [J].
闫宗平 ;
仝川 .
生态学报, 2008, (09) :4440-4450
[2]   长江口盐沼滩面演化的沉积和地球化学特征 [J].
陈庆强 ;
孟翊 ;
周菊珍 ;
顾靖华 ;
胡克林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06) :45-52
[3]   内陆盐沼湿地土壤碳氮磷剖面分布的季节动态特征 [J].
白军红 ;
邓伟 ;
王庆改 ;
丁秋祎 .
湖泊科学, 2007, (05) :599-603
[4]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碳动态模型 [J].
仝川 ;
曾从盛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3) :84-92
[5]   粘土矿物保存海洋沉积有机质研究进展及其碳循环意义 [J].
卢龙飞 ;
蔡进功 ;
包于进 ;
李从先 ;
杨守业 ;
范代读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9) :931-937
[6]   湿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J].
田应兵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 (08) :1-4+1
[7]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J].
宋长春 .
地理科学, 2003, (05) :622-628
[8]   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1998-2002) [J].
孙云明 ;
宋金明 .
海洋科学进展, 2002, (03) :110-118
[9]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 [J].
李玉宁 ;
王关玉 ;
李伟 .
地学前缘, 2002, (02) :351-357
[10]   废黄河口盐沼土硫酸盐还原速率的研究 [J].
孙炳寅 ;
经美德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3) :24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