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强震区地震诱发滑坡与后期降雨诱发滑坡控制因子耦合分析

被引:23
作者
齐信 [1 ,2 ]
唐川 [2 ]
陈州丰 [1 ]
邵长生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强震区; 地震诱发滑坡; 降雨诱发滑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本文以汶川地震强震区北川县典型研究区为例,利用高分辨率航片、SPOT5卫星图像对北川县典型研究区进行了"5.12"地震之后和"9.24"降雨之后诱发的滑坡解译,解译结果显示:"5.12"地震诱发滑坡1999个,"9.24"强降雨诱发滑坡828个,"9.24"强降雨导致原有地震滑坡面积扩大的滑坡150个。研究表明:地震和强降雨都是诱发滑坡的动力成因,"9.24"强降雨诱发的滑坡面积是"5.12"地震诱发滑坡面积的1/4倍,强降雨诱发滑坡的数量增加了41.4%;强降雨不仅诱发新的滑坡,而且促使原来地震滑坡复活,并扩大其面积,强降雨导致地震诱发的滑坡面积扩大了原面积的68.7%。同时,在遥感解译数据基础之上,开展地震诱发滑坡与降雨诱发滑坡规模对比和控制因子耦合分析及地震与降雨耦合灾害链模式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地震灾区滑坡的产生、发展趋势、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等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汶川震区恢复重建中的减灾防灾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断裂带两侧地震诱发滑坡空间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以北川地区的地震滑坡分布为例 [J].
陈晓利 ;
李传友 ;
王明明 ;
李正芳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3) :737-746
[2]   汶川震区映秀镇“8·14”特大泥石流灾害调查 [J].
唐川 ;
李为乐 ;
丁军 ;
黄翔超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 (01) :172-180
[3]   汶川地震诱发大型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J].
许强 ;
李为乐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6) :818-826
[4]   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 [J].
许强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5) :596-608
[5]   基于GIS技术的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四川省北川县为例 [J].
齐信 ;
唐川 ;
铁永波 ;
梁京涛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2) :160-167
[6]   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 [J].
黄润秋 ;
裴向军 ;
李天斌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06) :730-741
[7]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8]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04) :433-444
[10]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 [J].
何宏林 ;
孙昭民 ;
王世元 ;
王纪强 ;
董绍鹏 .
地震地质, 2008, (02) :35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