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作用研究

被引:46
作者
艾合买提江阿不都热和曼 [1 ]
钟建华 [1 ]
李阳 [2 ]
钟富平 [1 ]
高玉飞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关键词
碳酸岩盐; 裂缝; 岩溶作用;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8.04.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构造与非构造作用角度出发,突出研究断层对裂缝的控制作用、断裂与岩溶的关系和裂缝与岩溶之间的关系,揭示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的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构造裂缝为岩溶发育提供岩溶作用进行的有利通道,非构造裂缝则可以加速溶蚀作用的进行,促进岩溶的发育;裂缝与岩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93+578 +5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压性构造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以贵州普定地区为例 [J].
阎长虹 ;
王玉英 ;
罗国煜 ;
陈明珠 ;
詹启伟 ;
陈喜 ;
郭军辉 ;
郑军 .
地质论评, 2008, (03) :343-347
[2]   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J].
周新桂 ;
张林炎 ;
范昆 .
地质论评, 2006, (06) :777-782
[3]   成像测井资料在构造裂缝预测和评价中的应用 [J].
童亨茂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58-61+166
[4]   地质学研究中常见逻辑方面的问题分析 [J].
章雨旭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1) :147-152
[5]   非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J].
郭璇 ;
钟建华 ;
徐小林 ;
马在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6-11+137
[6]   黄河下游河道的冻裂研究 [J].
钟建华 ;
王洪宝 .
沉积学报, 2002, (04) :650-655
[7]   覆盖区碳酸盐岩缝洞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J].
陆先亮 ;
段新民 ;
李琴 ;
陈清华 ;
章凤奇 ;
肖红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12-14+9
[8]   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陈清华 ;
刘池阳 ;
王书香 ;
李琴 ;
王绍兰 ;
肖红平 ;
张凤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2) :196-202
[9]   地下构造裂缝分布规律及其预测 [J].
孙焕泉 ;
王加滢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3) :83-85+109
[10]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 [J].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刘效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