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产生雷暴大风的动力热力综合指标分析及应用

被引:39
作者
严仕尧 [1 ,2 ]
李昀英 [1 ]
齐琳琳 [3 ]
安洁 [3 ]
刘君 [4 ]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2] 部队气象台
[3] 空军装备研究院气象防化研究所
关键词
槽前型雷暴大风; 西北气流型雷暴大风; 指标叠套; 潜势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MICAPS重要天气报告数据,筛选出2005—2010年夏季华北地区26次典型雷暴大风过程。选取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大气可降水量、大风指数、中低层垂直速度、垂直螺旋度、垂直能量螺旋度等7个动力或热力指标,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计算和统计了槽前型和西北气流型雷暴大风发生时的指标阈值。基于统计结果,进一步设计了指标叠套技术,将其应用于2011年6月华北地区两次不同类型雷暴大风的潜势预报中。结果表明,雷暴大风实际发生区域与指标叠套区域一致性较好,验证了该方法对华北雷暴大风预报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快速循环系统的强对流天气分类概率预报试验 [J].
雷蕾 ;
孙继松 ;
王国荣 ;
郭锐 .
气象学报, 2012, 70 (04) :752-765
[2]   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及其在槽前型雷暴大风预报中的应用 [J].
严仕尧 ;
李昀英 ;
齐琳琳 ;
安洁 .
暴雨灾害, 2012, 31 (01) :23-28
[3]   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J].
孙继松 ;
陶祖钰 .
气象, 2012, 38 (02) :164-173
[4]   北京地区干湿雷暴数值试验对比研究 [J].
张文龙 ;
王迎春 ;
崔晓鹏 ;
王婷婷 .
暴雨灾害, 2011, 30 (03) :202-209
[5]   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 [J].
廖晓农 ;
于波 ;
卢丽华 .
气象, 2009, 35 (09) :18-28+130
[6]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 [J].
廖晓农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1) :54-62
[7]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预报研究 [J].
梁爱民 ;
张庆红 ;
申红喜 ;
李秀连 ;
王科 .
气象, 2006, (11) :73-80+131
[8]   动力和能量参数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J].
李耀东 ;
刘健文 ;
高守亭 .
气象学报, 2004, (04) :401-409
[9]  
中尺度气象学.[M].寿绍文;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