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玉门砾岩沉积速率时空变化对气候-构造相互作用的意义

被引:7
作者
刘栋梁 [1 ,2 ]
宋春晖 [3 ]
颜茂都 [2 ]
张伟林 [2 ]
方小敏 [2 ,1 ,3 ]
李海兵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3]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门砾岩; 沉积速率时空变化; 地表侵蚀; 气候-构造相互作用;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11.01.004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气候-构造相互作用是目前固体地球和全球变化中最前沿的核心科学问题,地表侵蚀是气候-构造之间的桥梁纽带,地层沉积速率则是地表侵蚀强弱的直接响应。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在约4~2Ma期间沉积了一套粗粒相磨拉石-玉门砾岩,是研究气候-构造相互作用的一个理想产物,目前其气候或构造的主要成因存在争议。本文尝试阐述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地区4~2Ma期间玉门砾岩形成主要诱因是气候?还是构造?在磁性地层年代学控制下,同时期内玉门砾岩沉积速率从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与现今地貌的西北-东南减少趋势相一致,而与西北-东南增加的现今年平均降水量相异,因此认为地貌高差应为玉门砾岩沉积速率时空变化的主要诱因,此时期内该地区构造隆升可能驱了气候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21]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of the Kuche Depression, Tarim Basin, and Cenozoic uplift of the Tian Shan Range, Western China[J] . Baochun Huang,John D.A. Piper,Shoutao Peng,Tao Liu,Zhong Li,Qingchen Wang,Rixiang Zhu.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6 (3)
  • [22] Oroge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climatic and tectonic forcing[J] . Kelin X. Whipple,Brendan J. Meade.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6 (1)
  • [23] How old is the Asian monsoon system?—Palaeobotanical records from China[J] . Xiangjun Sun,Pinxian Wang.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2005 (3)
  • [24] 祁连山北缘玉门砾岩的磁性地层年代与褶皱过程
    陈杰
    K H Wyrwoll
    卢演俦
    B Krapez
    万景林
    刘进峰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 20 - 31
  • [25] 青藏高原北部的早期隆升
    戴霜
    方小敏
    宋春晖
    高军平
    高东林
    李吉均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5, (07) : 673 - 683
  • [26] 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
    王成善
    朱利东
    刘志飞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3) : 373 - 381
  • [27] 祁连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方小敏
    赵志军
    李吉均
    颜茂都
    潘保田
    宋春晖
    戴霜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 97 - 106
  • [28] 酒西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早期植被与气候变化
    马玉贞
    方小敏
    李吉均
    吴福莉
    张军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 107 - 116
  • [29] 酒泉砾石层的古地磁年代与青藏高原隆升
    赵志军
    方小敏
    潘保田
    史正涛
    颜茂都
    [J]. 科学通报, 2001, (14) : 1208 - 1212
  • [30]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李吉均
    方小敏
    [J]. 科学通报, 1998, (15) : 1569 - 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