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成因与三端元岩浆混合作用

被引:24
作者
狄永军
赵海玲
吴淦国
张达
臧文拴
刘清华
机构
[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岩浆混合作用; 玄武岩; 正长岩; 花岗岩; 岩浆; 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 燕山期; 铜陵地区;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5.05.007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探讨了铜陵地区岩浆演化的制约因素。显微镜下发现了岩浆混合结构。研究表明岩浆混合作用属较均一的化学混合。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组合表明燕山早期为加厚的陆壳或具有山根的造山带,岩浆形成于55km以下。Izanagi板块俯冲及大陆岩石圈拆沉减薄诱发软流圈物质上涌,减压熔融产生玄武岩岩浆,底侵并加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正长岩岩浆。参与岩浆混合的是进化的玄武岩岩浆。铜陵地区侵入岩主要是三端元岩浆——玄武岩岩浆、正长岩岩浆和花岗岩岩浆混合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