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裸地植被恢复过程的植物群落特征

被引:1
作者
汤举红 [1 ]
周曦 [2 ]
王丽霞 [1 ]
机构
[1] 长江师范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关键词
次生裸地; 人工恢复; 群落特征; 多样性;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22.00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城市建设造成的次生裸地越来越严重,次生裸地的人工植被恢复是重建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裸地植被多样性的变化是植被恢复的重要表现。以涪陵地区马鞍乡次生裸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年限的跟踪调查和多样性分析,研究了次生裸地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恢复1年的裸地植被群落物种数量是原生裸地植被的2倍,恢复效果较好。乔木类的重要值降低,而草本类重要值增加,其中禾本科的白羊草的成层效果最好,相对频度与密度最大,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通过适宜的多种恢复配植方式,可以加快植物群落的演替进程,保持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但是在群落演替的早期,物种丰富度主要表现在草本层植物的替代与更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3683 / 13685+13687 +136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J].
牛星 ;
蒙仲举 ;
高永 ;
蓝登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 (01) :215-221
[2]   矿区次生裸地水土保持与生态重建技术探讨 [J].
潘德成 ;
吴祥云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9, (04) :23-25
[3]   重盐碱次生裸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J].
樊德清 .
长春大学学报, 2009, 19 (06) :68-70
[4]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 [J].
苏东凯 ;
周永斌 ;
代力民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 (03) :498-501
[5]   茂县土地岭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特征 [J].
王永健 ;
陶建平 ;
张炜银 ;
臧润国 ;
王微 ;
李宗峰 ;
李媛 .
生态学报, 2006, (04) :1028-1036
[6]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 [J].
沈琪 ;
张骏 ;
朱锦茹 ;
江波 ;
葛滢 ;
刘其霞 ;
常杰 .
生态学报, 2005, (09) :2131-2138
[7]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多样性变化 [J].
郭逍宇 ;
张金屯 ;
宫辉力 ;
张桂莲 ;
董志 .
生态学报, 2005, (04) :763-770
[8]   城市生态恢复与城市发展初探 [J].
沈艳丽 .
小城镇建设, 2004, (01) :66-67
[9]   德国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研究 [J].
戎安 .
环境保护, 2003, (10) :60-65
[10]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J].
张林静 ;
岳明 ;
张远东 ;
顾峰雪 ;
潘晓玲 ;
赵桂仿 .
地理科学, 2003, (03) :32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