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非典型被动式“被XX”的句法与语义结构

被引:26
作者
黄正德 [1 ,2 ]
柳娜 [3 ,2 ]
机构
[1] 哈佛大学语言学系
[2] 北京语言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
[3]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非典型被动; 被XX; 轻动词; 意动结构; 差异与演变; 参数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文章讨论新兴非典型"被XX"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历史来源并进行跨语言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这种"新生"结构不是一个将不及物动词被动化的特殊句法结构,而是隐含了使动、意动或施动成分的轻动词结构。受到被动化的动词不是XX本身,而是其所隐含的无声轻动词。类似的隐含动词结构也大量见于古汉语、英语等语言;不同的是,现代汉语的"被XX"结构不能还原为主动形式。文章将这一不同归因于综合性语言与分析性语言之间的不同,并以"派生时机参数"为基础的参数理论对此作出解释。从语言演变角度来看,"被XX"结构在现代汉语的出现反映了语言演变遵循"……综合→分析→综合……"的循环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4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句法结构隐含义的显现与句法创新 [J].
江蓝生 .
语言科学, 2013, 12 (03) :225-234
[2]   句法结构标记“给”与动词结构的衍生关系 [J].
沈阳 ;
司马翎 .
中国语文, 2010, (03) :222-237+287
[3]   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 [J].
邓思颖 .
当代语言学, 2008, 10 (04) :308-319+379
[4]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J].
黄正德 .
语言科学, 2007, (04) :3-21
[5]   汉语方言受事话题句类型的参数分析 [J].
邓思颖 .
语言科学, 2006, (06) :3-11
[6]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 [J].
冯胜利 .
语言科学, 2005, (01) :3-16
[7]  
Comparative syntax[J] . Richard S. Kayne.Lingua . 2012
[8]   Blocking effects and analytic/synthetic alternations [J].
Embick, David .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2007, 25 (01) :1-37
[9]   Pseudo Noun Incorporation in Niuean [J].
Massam, D .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2001, 19 (01) :153-197
[10]   Deriving the Bei-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J].
Jen Ting .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998, 7 :319-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