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于生态哲学的视角

被引:2
作者
周超
罗敏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72.2015.06.001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还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呈现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较低、物种濒临灭绝程度较高、植被土地沙漠化较严重、城市环境质量日趋变差等生态恶化的现象。因此,以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法治化路径、制度化路径、社会化路径、科学化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威廉·莱斯“控制自然”理论的当代启示 [J].
章道德 ;
黄英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9 (04) :1-5
[2]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与发展 [J].
何丽芳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9 (04) :11-14
[3]   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思考与现实构建 [J].
兰旸 .
前沿, 2015, (06) :117-119
[4]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J].
张高丽 .
求是, 2013, (24) :3-11
[5]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J].
谷树忠 ;
胡咏君 ;
周洪 .
资源科学, 2013, 35 (01) :2-13
[6]   新生态哲学论纲 [J].
刘福森 .
江海学刊, 2009, (06) :12-18
[7]   民族地区生态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维路径 [J].
崔亚虹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2 (02) :23-26
[8]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J].
郭学军 ;
张红海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 (01) :141-144
[9]   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诠释 [J].
余谋昌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3) :3-7
[10]  
转折点.[M].(美)卡普拉(Capra;F.)著;冯 禹等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