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归属及其含油气性评述

被引:5
作者
张波
张进江
杨武玲
刘名利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与天然气总公司华北石油井下作业公司地质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敦煌
[6] 任丘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弧后前陆盆地; 板缘前陆盆地; 再生前陆盆地; 构造; 造山带; 油气;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5.01.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总结了前陆盆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前陆盆地的定义、构造-沉积样式、类型和油气系统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中国中西部再生前陆盆地的特征、归属和含油气性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以下认识:就分类而言,陆内再生前陆盆地是与弧后前陆盆地和板缘前陆盆地并列的一种前陆盆地,大致又可分为3种类型:弧后前陆盆地、板缘前陆盆地和陆内再生前陆盆地;由于每一种类型前陆盆地在大地构造背景和演化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油气生储盖组合样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新生代酒西盆地沉积特征及其与祁连山隆升关系的研究 [J].
陆洁民 ;
郭召杰 ;
赵泽辉 ;
张志诚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1) :50-61
[2]   陆缘和陆内前陆盆地主要特征及含油气性研究 [J].
金之钧 ;
汤良杰 ;
杨明慧 ;
王清晨 .
石油学报, 2004, (01) :8-12+18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沉降特征探讨 [J].
阎福礼 ;
卢华复 ;
贾东 ;
于际民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31-39
[4]   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高原北部隆升 [J].
宋春晖 ;
孙淑荣 ;
方小敏 ;
孙东 .
沉积学报, 2002, (04) :552-559
[5]   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中的油气运移聚集行为 [J].
贾东 ;
卢华复 ;
魏东涛 ;
陈竹新 ;
贾承造 ;
魏国齐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747-755
[6]   库车盆地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特征 [J].
何光玉 ;
卢华复 ;
王良书 ;
贾东 .
煤炭学报, 2002, (06) :570-575
[7]   天山中段南麓的第四纪褶皱作用 [J].
卢华复 ;
王胜利 ;
印栋豪 ;
阎福礼 ;
陈剑 ;
J.Suppe ;
A.Hubert-Ferrari .
科学通报, 2002, (21) :1675-1679+1684
[8]   吐哈盆地西南部侏罗系时代划分 [J].
杨殿忠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5) :385-388+351
[9]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与勘探方向 [J].
张光亚 ;
薛良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5+9
[10]   新疆佳木地区的第四纪断层 [J].
卢华复 ;
J. Suppe ;
A. Hubert-Ferrari ;
贾东 ;
王胜利 ;
阎福礼 ;
印栋浩 ;
陈剑 .
科学通报, 2001, (19) :165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