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哥伦布大交换”终结了“气候—治乱循环”吗?——对玉米在中国引种和农民起义发生率的一项历史考察
被引:16
作者:
陈永伟
[1
]
黄英伟
[2
]
周羿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玉米;
气候—治乱循环;
哥伦布大交换;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4.03.002
中图分类号:
K133 [后期封建社会(15~17世纪上半叶)];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长期面板数据,对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对明清农民起义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播种时间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存在U形关系:短期内,玉米的引种确实有助于降低气候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的发生率,但这种效应是逐渐减弱的。到清朝中后期,玉米播种时间更久的地区甚至更易受水旱灾害危害,进而更易爆发农民起义。这说明了以玉米为代表的美洲作物的引种并未能让中国像欧洲国家那样摆脱"气候—治乱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1215 / 1238
页数:2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