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变革

被引:25
作者
余胜泉
汪丹
王琦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关键词
社会化协同; 在线学习; 教育服务; 社会知识网络;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0.04.00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特殊教育需求加速了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新业态的形成,文章阐述了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形态带来的教师的社会性变革方向,并从联通主义视角,提出新的教育形态下亟待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关键知识节点和关键人际节点的适配机制,以及外部认知节点的信任保障机制,并提出利用社会知识网络技术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阐述新的教育服务形态下,学校组织形态面临的开放挑战,提出构建基于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开放教育服务生态体系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个性化在线教育公共服务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思考——对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的实践反思 [J].
陈玲 ;
刘静 ;
余胜泉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1) :80-90
[2]   本体可视化构建与进化系统的设计和架构 [J].
王琦 ;
周紫云 ;
丁国柱 ;
余胜泉 .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 (02) :60-66
[3]   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 [J].
余胜泉 ;
段金菊 ;
崔京菁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 (06) :37-47+56
[4]   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基于北京市深综改革的实践经验 [J].
李奕 ;
徐刘杰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7, (11) :47-53
[5]   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 [J].
陈玲 ;
余胜泉 ;
杨丹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7) :2-8
[6]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 [J].
余胜泉 ;
王阿习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10) :1-9
[7]   基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学习模型构建 [J].
段金菊 ;
余胜泉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 (04) :91-102
[8]   教师走网:移动互联时代教师流动的新取向 [J].
赵兴龙 ;
李奕 .
教育研究, 2016, 37 (04) :89-96
[9]   基于信任网络的C2C电子商务信任算法 [J].
甘早斌 ;
曾灿 ;
马尧 ;
鲁宏伟 .
软件学报, 2015, 26 (08) :1946-1959
[10]   泛在学习环境下感知学习过程情境的推荐系统设计 [J].
陈敏 ;
余胜泉 .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04) :76-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