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河南省柘城县为例

被引:4
作者
朱连奇 [1 ]
陈莉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土地集约利用; 经济效益;
D O I
10.15991/j.cnki.411100.2012.05.012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城乡统筹用地的关键环节之一,平原地区是我国农村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因而进行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资源稀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帕雷托最优理论,探讨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运作模式、集约潜力计算的指标选择、影响评价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该研究选择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的柘城县,进行了实证分析,虽然目前还不能较准确地用数字来定性地研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J].
张富刚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8, (02) :115-122
[2]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案例分析:不同社会群体责任 [J].
吴绍洪 ;
戴尔阜 ;
郑度 ;
杨勤业 .
地理研究, 2007, (06) :1109-1116
[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案例 [J].
吕昌河 ;
贾克敬 ;
冉圣宏 ;
齐永华 .
地理研究, 2007, (02) :249-257
[4]   基于GIS的土地整理景观效应分析 [J].
王军 ;
邱扬 ;
杨磊 ;
邸超 ;
余莉 .
地理研究, 2007, (02) :258-264
[5]   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探析 [J].
王罡 ;
葛雄灿 .
江苏农村经济, 2006, (08) :60-61
[6]   新形势下的农村宅基地管理 [J].
魏西云 ;
唐健 .
中国土地, 2006, (04) :38-39
[8]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 [J].
盛荣 ;
许惠渊 .
城乡建设, 2004, (12) :28-29
[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式选择 [J].
高燕 ;
叶艳妹 ;
不详 .
农村经济 , 2004, (03) :23-25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J].
王建国 ;
胡克 .
国土资源, 2003, (04)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