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氮磷的流失与迁移过程
被引:36
作者:
王丽
[1
,2
]
王力
[1
]
王全九
[2
]
机构:
[1] 不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5]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坡度;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5.02.01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程度,分析了土壤养分在不同坡度(5°,10°,15°,20°,25°)随坡面径流流失及水分入渗向下迁移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在恒定降雨强度下,初始产流10min内,产流产沙量随时间迅速递增,随后缓慢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总产流量大小为15°>10°>20°>5°>25°;10°总产沙量最大,15°和20°总产沙量相近,5°和25°总产沙量接近。不同坡度条件下总产流量和总产沙量随坡度的变化趋势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相关系数R2为0.65。10°15°坡度之间存在一个对径流中养分浓度变化有显著影响的转折点。硝态氮在湿润层内的迁移过程用幂函数描述,铵态氮在湿润层内的浓度变化用三次多项式拟合,速效磷浓度在湿润层内随深度变化并不明显;硝态氮、铵态氮总流失量随坡度的变化趋势符合二次多项式变化,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和0.77。20°时水溶性磷流失总量最大,为15°坡面的1.61倍。径流中初始养分浓度主要受养分在径流中溶解度的影响,在产流后期,土壤流失量对径流养分浓度的影响程度加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