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雨条件下黄棕壤坡耕地磷素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27
作者
陈玲 [1 ]
宋林旭 [1 ]
崔玉洁 [1 ]
张彪 [1 ]
朱晓明 [1 ]
刘德富 [1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香溪河; 磷素; 壤中流; 流失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揭示暴雨条件下磷素的流失规律,在湖北省香溪河流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黄棕壤坡耕地进行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磷素随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流失特征。结果显示:次暴雨过程中产生两种径流形式(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地表径流约占总径流的68.4%,壤中流约占31.6%;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磷素输出过程差异明显,地表径流中总磷(TP)和颗粒态磷(PP)变化过程较为一致,呈波浪式起伏无明显降低趋势,溶解态总磷(DP)和溶解态无机磷(DIP)在降雨初期浓度较高,之后随降雨持续迅速减小并逐步趋于稳定。壤中流中TP和PP在初期出现浓度峰值(6.44mg·L-1、5.87mg·L-1),之后迅速减小并趋于稳定,DP和DIP则在降雨过程中均无明显变化,各形态磷素的平均浓度均超出水体富营养化的阈值;TP随径流的流失量为0.262kg·hm-2,不同形态的磷素流失均以地表径流为主,贡献率均达72.7%以上,可见土壤对磷素具有较强的滤减作用。地表径流TP流失形态以PP为主,占总量的92.8%,壤中流中PP和DP所占的比例相当,无论在地表径流还是壤中流中,DIP的输出负荷均占DP的78.3%以上。降雨后总磷和速效磷沿剖面的养分含量均明显低于降雨前,表层养分含量的损失量最大,速效磷养分的损失比例比全量损失比例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沂蒙山区典型小流域特殊降雨的磷素输出特征[J]. 李振炜,于兴修,刘前进,井光花.环境科学. 2012(04)
[2]   滇池流域农田径流磷素流失的土壤影响因子 [J].
张燕 ;
李永梅 ;
张怀志 ;
张维理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4) :41-45
[3]   保护性耕作与氮肥后移对巢湖流域麦田磷素流失的影响 [J].
王静 ;
郭熙盛 ;
王允青 ;
丁树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6) :1152-1159
[4]   三峡库区小流域旱坡地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徐畅 ;
谢德体 ;
高明 ;
陶春 ;
余泺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1) :1-5+10
[5]   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流失特征及施肥方式的影响 [J].
周明华 ;
朱波 ;
汪涛 ;
王振华 .
水利学报, 2010, 41 (11) :1374-1381
[6]   崇明东滩旱作农田土壤磷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 [J].
钱晓雍 ;
沈根祥 ;
黄丽华 ;
顾海蓉 ;
Massimo Pugliese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4) :334-338
[7]   滇池流域原位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磷素流失差异研究 [J].
曹雪艳 ;
李永梅 ;
张怀志 ;
张维理 ;
王自林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3) :13-17
[8]   模拟暴雨条件下农田磷素迁移特征 [J].
庹刚 ;
李恒鹏 ;
金洋 ;
李燕 .
湖泊科学, 2009, 21 (01) :45-52
[9]   紫色土坡地氮素和磷素非点源输出的人工模拟研究 [J].
高扬 ;
朱波 ;
周培 ;
汪涛 ;
缪驰远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1371-1376
[10]   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形成与坡面侵蚀产沙关系试验研究 [J].
丁文峰 ;
张平仓 ;
王一峰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 (03)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