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远程地震黄土滑坡发生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25
作者
孙萍 [1 ,2 ]
殷跃平 [3 ]
吴树仁 [1 ,2 ]
汪发武 [4 ]
陈立伟 [5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中国地质调查局
[4]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
[5]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海原地震; 高速远程滑坡; 环剪试验; 发生机制; 滑动面液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1920年海原大地震触发了多处典型高速远程地震黄土滑坡,本文在对西吉党家岔滑坡进行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带土作为试验样品,以1940年5月18日美国帝国谷强震记录作为波动输入,利用DPRI环剪试验机,对该滑坡的发生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环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发生时,坡体潜在滑面的滑带土在强震作用下发生的"滑动面液化"(Sliding surface liquefaction)现象是导致高速远程滑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滑动面液化"过程,滑体产生了逐渐增大的剪切位移及孔隙水压力(地震力作用结束瞬间已分别达到2.03m及104kPa),并获得了较大的速度,为高速远程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高速远程特征分析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2) :153-166
[2]   重庆小南海地震崩滑体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J].
崔芳鹏 ;
胡瑞林 ;
张明 ;
许强 ;
陈晓岚 ;
韩应军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2) :167-174
[3]   唐家山滑坡堵江机制及堰塞坝溃坝模式分析 [J].
胡卸文 ;
黄润秋 ;
施裕兵 ;
吕小平 ;
朱海勇 ;
汪雪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1) :181-189
[4]   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滑距估测 [J].
卢育霞 ;
石玉成 ;
陈永明 ;
刘红玫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 (03) :248-251
[5]   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滑坡基本特征 [J].
陈永明 ;
石玉成 .
地震研究, 2006, (03) :276-280+318
[6]   地震诱发高速黄土滑坡的机理研究 [J].
王家鼎 ;
张倬元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6) :670-674
[7]   岩土边坡地震崩滑及其初判准则 [J].
辛鸿博 ;
王余庆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5) :591-594
[8]   三趾马红土与西北黄土高原滑坡 [J].
曲永新 ;
张永双 ;
覃祖淼 .
工程地质学报, 1999, (03) :257-265
[9]  
宁夏地震诱发黄土滑坡[M]. 宁夏人民出版社 , 袁丽侠著, 2005
[10]  
黄土动力学[M]. 地震出版社 , 王兰民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