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麻柳场—大塔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娟 [1 ]
田景春 [1 ,2 ]
张翔 [1 ]
王文之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湖泊; 沉积模式; 须家河组; 麻柳场—大塔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野外剖面观测及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在岩石颜色、沉积构造、剖面结构、测井相等沉积相识别标志研究的基础上,将川南麻柳场—大塔场须家河组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个沉积相,进一步在三角洲中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湖泊进一步划分为滨湖和浅湖亚相,并对各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可以更详尽地了解川南须家河时期的沉积环境,为川南地区须家河组的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J].
阳伟 ;
田景春 ;
夏青松 ;
王峰 .
岩性油气藏, 2008, (03) :69-73
[2]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2段三角洲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特征 [J].
王华 ;
郑荣才 ;
周祺 ;
李凤杰 ;
魏钦廉 .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22-28
[3]   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特征 [J].
李熙喆 ;
张满郎 ;
谢武仁 ;
李晓革 ;
盛日正 .
天然气工业, 2008, (02) :54-57+165
[4]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J].
赵强 ;
赵路子 ;
田景春 ;
张翔 ;
张长俊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7, (02) :74-81
[5]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J].
王建功 ;
王天琦 ;
卫平生 ;
梁苏娟 ;
韩小强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28-34
[6]  
沉积学.[M].姜在兴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7]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郭正吾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8]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刘宝;曾允孚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