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电企业碳排放测算及预测分析

被引:12
作者
米国芳 [1 ,2 ]
赵涛 [1 ]
机构
[1]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 内蒙古财经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
基金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经济; 改进的GM(1,1)模型; 周期性残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F426.61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20205 ; 0202 ;
摘要
如何预测和分析火力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成为低碳经济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火电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和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出了1997年-2009年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碳排放;运用含误差修正的改进的GM(1,1)模型对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碳排放进行预测分析,并根据碳排放现状和预测结果总结了我国火电企业碳排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过去发展规律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碳排放量成增长的趋势,并且火电企业的碳排放趋势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总之,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能耗,使中国火力发电企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25 / 18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节能潜力和碳排放预测 [J].
刘建翠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40-646
[2]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蒋金荷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597-604
[3]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J].
渠慎宁 ;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10-15
[4]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 [J].
申笑颜 .
统计与决策, 2010, (19) :90-92
[5]   火力发电企业CO2排放量和减排分析 [J].
于海琴 ;
李进 ;
安洪光 ;
魏庆朝 ;
田秀君 ;
陈蕊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0, 34 (03) :101-105
[6]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国志 ;
李宗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22-27
[7]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8]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J].
胡初枝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谭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2
[9]   环境成本与林木生物质发电 [J].
黄雷 ;
张彩虹 ;
秦琴 .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7, (01) :77-80
[10]  
灰色模型的稳定性和建模精度研究[D]. 李福琴.武汉理工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