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位非优区森林公园发展研究——以广东帽子峰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4
作者
谢万燕
虞依娜
陈丽丽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非优区; 旅游资源非优区; 区位非优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52 [];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020202 ;
摘要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逐渐增加,大多数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风景资源,却受区位非优影响,发展严重滞后。以广东帽子峰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从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市场区位、认知区位、经济区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该森林公园资源优势明显,但因周边存在同质景观,以致资源区位优势度不高;内外公共交通不发达;周边景区竞争大,客源市场分散;开发商与市民认知度不高;投资环境差,游客消费能力低等问题。提出挖掘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提高同质景观资源影响力,重视道路建设、建立与热点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开发新的旅游圈、扩大周边市场,加大品牌营销、增加各界认知度,积极吸引企业合作、共同提升经济区位等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非优区位旅游目的地发展策略研究.[D].任静.北京交通大学.2007, 03
[2]  
旅游非优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王香鸽.陕西师范大学.2004, 04
[3]   基于旅游非优区理论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探讨——以陕西省翠峰山森林公园为例 [J].
魏婷 ;
宋保平 ;
刘智兴 .
河南科学, 2014, 32 (03) :466-470
[4]   关于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辨析 [J].
原伟 .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0) :169-170
[6]   海岛型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研究——以西沙群岛为例 [J].
张志宏 ;
李悦铮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 27 (03) :12-17
[7]   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述评 [J].
粟路军 ;
夏军 .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 17 (01) :54-58
[8]   宁夏六盘山森林公园的深层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J].
于立新 ;
孙根年 .
生态经济, 2007, (03) :125-128+142
[9]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种植规划设计 [J].
胡洁 ;
吴宜夏 ;
张艳 .
中国园林, 2006, (06) :25-31
[10]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 [J].
罗艳菊 ;
黄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