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学视角的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5
作者
方一平 [1 ]
秦大河 [2 ]
邓茂芝 [3 ]
葛中全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江河源区; 环境变化; 社会视角; 启示;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1.021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将社会学研究思想扩充到自然科学研究,用个体行为的局部微观感应和认知来推演资源环境这一极具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综合性的全局宏观规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方向。利用社会问卷调查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结合已有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长江黄河源区案例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江河源区气候变暖,雪灾等灾害气候增加。(2)包括草地围栏、灭鼠、人工草地、定居畜棚建设等草地生态系统的人工正向干预不断增强,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局部改善。(3)降水量变化增减不明显,但植被生长季节、尤其夏季干化趋势增强、水资源呈现减少的趋势。(4)气候变化构成了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草地鼠害以及采挖虫草、不合理放牧等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逐渐突显。对此,有以下启示:(1)江河源区气候变化已是基本事实,源区生态系统特有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以及气候变化减缓空间有限性,凸显了适应科学研究和适应能力构建的战略性和迫切性。(2)尽管气候变化构成了源区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调整该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减缓同等重要。(3)草地生态系统的人工正向干预是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是较长时期内草地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气候变化对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水文效应
    王根绪
    李娜
    胡宏昌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4) : 202 - 208
  • [2] 江河源区的湿地退化现状与驱动力分析
    陈锦
    李东庆
    孟庆州
    雍国武才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4) : 43 - 49
  • [3] 近40年来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压力动态分析
    冯永忠
    杨改河
    王得祥
    胡良温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 492 - 498
  • [4] 长江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及植被生产力特征
    李英年
    赵新全
    周华坤
    汪诗平
    [J]. 山地学报, 2008, (06) : 678 - 683
  • [5] 青藏高原冷暖气候变化趋势的R/S分析及Hurst指数试验研究
    冯新灵
    冯自立
    罗隆诚
    邱丽丽
    刘鹏
    [J]. 干旱区地理, 2008, (02) : 175 - 181
  • [6] 黄河源区气候温暖化及其对植被生产力影响评价
    李英年
    赵新全
    汪诗平
    周华坤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4) : 374 - 377
  • [7] “三江源”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模拟分析
    许吟隆
    张颖娴
    林万涛
    徐宾
    肖子牛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5) : 667 - 675
  • [8] 江河源区气候暖干化趋势研究
    胡良温
    杨改河
    冯永忠
    任广鑫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7) : 141 - 146+153
  • [9]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李轶冰
    易华
    杨改河
    王得祥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2) : 193 - 196
  • [10] 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陈全功
    [J]. 草业学报, 2007, (01) :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