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农户居住空间行为选择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周智 [1 ]
黄英 [2 ]
张贵军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2]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户居住空间行为; 动力机制; 结构方程模型; 保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40203 ;
摘要
农户对居住空间的行为选择是直接影响乡村空间秩序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认识并准确把握其空间行为选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才能从行为主体空间行为选择上进一步探寻合理引导其空间行为演变的发展道路。为了探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户居住空间行为的演变规律,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保定市不同地区的农户进行了居住空间行为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调查区域大部分农户对当前居住空间的满意程度为一般;(2)在农户居住空间满意度方面,配套环境驱动占主要地位,其路径系数高于住房条件驱动;(3)在配套环境驱动方面,经济活动交易便利是最主要因素;在经济生产条件驱动方面,耕种便利因子的影响程度高于灌溉条件。在住房条件驱动方面,各具体测度变量根据影响的主次程度排序依次为:建筑面积、宅基地面积、房屋结构、排水便利、出路与交通。建议保定市从配套设施建设、循序渐进的规范化引导、创新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合理引导农户居住空间的行为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浅丘带坝区近30年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兴坝村为例 [J].
王成 ;
赵帅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 (06) :135-141
[2]   农村宅基地改革综合绩效模糊评价——以成都市为例 [J].
范思婕 ;
张彼西 ;
张文秀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2) :132-137
[3]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可行性评价方法和规划体系 [J].
渠立权 ;
邵远征 ;
舒帮荣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1) :89-94
[4]   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合的意愿及其驱动机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白林村为例 [J].
李晓庆 ;
王成 ;
王利平 ;
蒋伟 ;
熊川铭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4) :671-680
[6]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制度约束与优化路径 [J].
李伯华 ;
刘沛林 ;
窦银娣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2) :23-28
[7]   农村居民点重构典型模式对比研究——基于浙江省吴兴区的案例 [J].
刘建生 ;
郧文聚 ;
赵小敏 ;
赖玉莹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2) :46-53
[8]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城镇化战略 [J].
罗必良 .
农村经济, 2013, (01) :9-11
[9]   基于村域范围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以重庆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例 [J].
闵婕 ;
杨庆媛 ;
翁才银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15) :283-290
[10]   西部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进研究的主要进展 [J].
王传胜 ;
孙贵艳 ;
朱珊珊 .
人文地理, 2011, 26 (05)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