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成因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杨竹森
高振敏
饶文波
李红阳
罗泰义
顾俊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金矿; 红色粘土型矿床; 成矿作用; 滇西上芒岗;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0.02.001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上芒岗金矿是滇西地区具代表性的红色粘土型金矿。依据堆积特征、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 ,可将红色粘土剖面分为 6个带 ,即表土带、坡积带、钙华 -沼泽带、残积带、腐泥岩带和基岩带。其中 ,腐泥岩带为岩溶坍塌成因 ,残积带由岩溶残积形成 ,钙华 -沼泽带和坡积带为地表水流搬运堆积。矿床成因为在中晚燕山期形成的原生卡林型金矿化基础上 ,经第三纪上新世的岩溶、残积和坡积作用的预富集 ,由不彻底的红土化作用使金以硫代硫酸盐络合物的形式活化迁移到粘土层的中下部 ,被低价铁锰离子所还原而再沉淀富集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滇西怒江断裂带新构造特征 [J].
李京昌 .
地震地质, 1998, (04) :25-30+32-33
[2]   氧化锰对金(Ⅰ)和金(Ⅲ)络和物的吸附 [J].
冉勇 ;
傅家谟 ;
R.J.Gilkes ;
R.W.Rate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523-531
[3]   云南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 [J].
李志群 .
黄金地质, 1998, (02) :28-33
[4]   再论蛇屋山红土型金矿的成因 [J].
李松生 .
矿床地质, 1998, (02) :19-29
[5]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运动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2) :3-5
[6]   一种新类型金矿试谈老万场式金矿成因及其找矿方向 [J].
盛学庸 ;
韩至钧 .
贵州地质, 1998, (01) :37-42
[7]   红土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其在云南的找矿前景分析 [J].
张学书 .
云南地质, 1997, (03) :264-271
[8]   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红土型金矿的成矿作用 [J].
李志群 .
矿产与地质, 1996, (06) :21-28
[9]   湖北蛇屋山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 [J].
刘腾飞 .
黄金地质, 1996, (03) :26-31
[10]   夷平面、古岩溶与青藏高原隆升 [J].
崔之久 ;
高全洲 ;
刘耕年 ;
潘保田 ;
陈怀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7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