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业资源的热点分析和空间异质性

被引:40
作者
杨晓明 [1 ,2 ,3 ]
戴小杰 [1 ,2 ,3 ]
田思泉 [1 ,2 ,3 ]
朱国平 [1 ,2 ,3 ]
机构
[1]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3]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鲣鱼; 热点分析; 空间异质性; 中西太平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中西太平洋是世界鲣鱼围网主要作业水域。基于我国渔船2005—2009年的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生产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对该水域鲣鱼资源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海洋环境特征分析资源分布的热点区域。(1)通过常规统计学计算获得鲣鱼资源的偏态Sk、峰态数Ku、变异值Cv、s2/m和全局空间自相关Geary c系数,发现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总体上是以低密度区域为主,高密度区域较少;鱼类资源密度值差异较大,资源表现出强烈集聚分布,总体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等偏弱。(2)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的热点分析方法计算,发现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存在多个在统计学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资源热点和冷点。(3)通过地统计方法研究鲣鱼资源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和方向变异时,空间自相关类型上最优模型是球形模型,鲣鱼资源密度各向同性,最大相关距离1000km左右。发现空间自相关引起的差异占整个差异的50%左右,为中等强度变异;在方向性变异上,主要体现在南北向上,其该向上结构性误差占67%,而东西向结构性误差占49%。这一结果和海洋环境的南北向上结构性远好于东西向结构性有关;从各方向的分维数看,数值介于1.876—1.9之间,数值较大,空间自相关较弱。(4)以资源热点区域作为区域性渔场,结合海洋温度和叶绿素场海洋环境特征,将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分为3个不同的局部渔场,即2个暖池渔场,1个冷舌渔场。冷舌渔场由中东太平洋赤道上升流引起,在锋面地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初级生产力,便于鱼类获得丰富的食物;暖池渔场靠近岛屿和陆地区域,近岸上升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初级生产力。(5)将热点分析和渔场重心方法及栖息地指数的优缺点做了对比,建议以后采用空间残差模型深入研究空间自相关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771 / 37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西太平洋鲣鱼丰度的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 [J].
胡奎伟 ;
朱国平 ;
王学昉 ;
许柳雄 .
海洋渔业, 2011, 33 (04) :417-422
[2]   基于Tweedie分布的日降水量统计降尺度模型 [J].
杨赤 ;
严中伟 ;
邵月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Z1) :531-536
[3]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渔获量时空分布分析 [J].
沈建华 ;
陈雪冬 ;
崔雪森 .
海洋渔业, 2006, (01) :13-19
[4]   中西太平洋鲣鱼Katsuwonus pelamis (Linnaeus)的资源状况及产量 [J].
赵荣兴 ;
缪圣赐 .
现代渔业信息, 2005, (03) :12-14
[5]   ENSO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影响分析 [J].
周甦芳 ;
沈建华 ;
樊伟 .
海洋渔业, 2004, (03) :167-172
[6]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现状和展望(1) [J].
谢营梁 .
现代渔业信息, 2002, (09) :18-20
[7]   世界金枪鱼围网渔业的现状与前景 [J].
齐建军 ;
王明彦 .
海洋渔业, 2001, (01) :18-20
[8]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半变异函数 [J].
王军 ;
傅伯杰 ;
邱扬 ;
陈利顶 .
地理学报, 2000, (04) :428-438
[9]  
空间自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 张新峰.兰州大学. 2009
[10]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王远飞, 2007